20100328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十讲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03.28 23:00~23:30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冬
参与整理: yhlj 蚂蚁 婉婷
小鱼儿 雪狐
慧从卢溪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依然有请的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黄帝内经》的天年。徐老师好!
徐文兵:梁冬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在上一期节目的时候呢,我们讲到了一个话题,就是话说呢,一个人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要怎么样呢——就故好卧了,所以父母在家里躺着的时候,您觉得他符合客观规律,不要把他拎起来到处跑来跑去,这样的话呢,反而把这个气血弄到四周,对身体不利。
徐文兵:叫舍本逐末。
梁冬:对。那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讲,讲到七十岁。话说呢,这个《黄帝内经》在七十岁呢,就用六个字:“脾气虚,皮肤枯”。诶,但是我觉得这七十岁脾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字幕提示: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黄帝内经》
徐文兵:对。前面五十岁是肝。
梁冬: 对。
徐文兵:肝气虚了——“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啊,有的……有的那个观众就问了,就说我这个眼睛不明的时候怎么办?所以,今儿呢,就插一句,告诉大家一个穴位。中医很有意思,它《黄帝内经》讲了病理,然后接着就有对应的治疗方法。它不是说告诉你一个诊断,你得的什么病,然后怎么治,没治。这个目始不明啊,专门有一个穴位,就是让眼睛亮的。
梁冬:噢,睛明穴。
徐文兵:诶,睛明穴,可以。
梁冬:可以吗,还有呢?
徐文兵:围着眼睛的穴都可以,但是呢,这是个末梢,你得从根儿上。它根儿上怎么说呢?它说肝气虚了,然后呢:“……胆汁始减,肝叶始薄”。你得从根儿上治。
梁冬:对,从肝胆上入手。
徐文兵:诶,从肝胆上入手。特别这个胆呢,对眼睛影响特别大。胆的一个募穴,你想眼睛亮,你去找肝……就是胆气聚的那个地方。你给它做点按摩,啊,或者做点……在哪儿?我们说哪儿是本?
梁冬:啊,肚子上嘛。
徐文兵:身躯是本,它在哪儿?它在我们的肋骨的中间。在哪儿呢?就是在第……第七和第八肋骨中间,你就沿着这个乳头往下数,一般我们的乳头在第四、第五肋间。你往下数俩肋骨,就在这肋骨缝儿这儿,这是胆经的募穴。你眼睛觉得老花眼了,就是看不清楚的时候,你就揉揉这儿。它的上边的穴叫期门,是肝的募穴。如果你说:哎呀!你这个定位太复杂了,我就搞不清楚。那么很简单,把两个手搓热了,就在这个肋杈子这儿揉。搓开了以后呢,就是能促进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很多人消化不好,一揉完这儿就觉得咕噜咕噜,就是肠胃开始动了。就是让……我们说对应的方法,五十岁眼花的时候怎么办。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我们说了血肉有情之品,然后帮他去补益。到了七十岁,就是说心的……按五行来讲……
梁冬:心属火嘛。
徐文兵:火生什么?
梁冬:火生土嘛。
徐文兵:到七十岁就该土就不足了。对应的就是什么——脾气虚。这个脾你看它怎么写?
梁冬:一个月,一个脾,对吧?卑下的卑。
徐文兵:卑下的,为什么卑?
梁冬:它是不是处在什么的下面?
徐文兵:诶,我们经常说“善用人者为之下”。海纳百川,为什么能纳百川?
梁冬:对啊,位置卑嘛。
徐文兵:它位置是卑的嘛,所以脾这个东西我们现在老说脾,其实脾是什么?是一种容纳;吸收;包容所有的这些营养物质,也包括你消化不好,这些……
梁冬:藏污纳垢。
徐文兵:藏污纳垢的地方,所以它叫脾。它是一个就好像你在外边挣了钱回家要交……
梁冬:交公粮。
徐文兵:交公粮,交给老婆一样。就说阳性的器官是腑,它在消和化食物。消和化转化的东西交给谁呢——脾。脾的特点它是个脏,它是个阴。阴是什么?
梁冬:吸收的。
徐文兵:吸纳;吸收。
梁冬:对,所以这个……
徐文兵:我们现在很多人说脾胃不和、肝脾不和,错了。你没搞清楚脾是干嘛的。所有影响到你这个吸收功能的话,比如吃了喝了不长肉,脾出问题了。那么脾气虚是什么意思?
梁冬:就是脾这个吸收的功能变差了。
徐文兵:吸收的功能特别差了,即便你吃了很多有营养的东西,你也……
梁冬:吸收不了了。
徐文兵:吸收不到。
梁冬:诶,那我就想请问一个问题了,这个脾(pǐ)气和脾(pí)气,我们说这个人脾(pí)气很大。
徐文兵:没错。
梁冬:这两个字也是一样的,对不对?
徐文兵:对。
梁冬:那这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徐文兵:有,有关系。我们经常说这人肝火很旺。
梁冬:对啊。
徐文兵:但是有时候说这人脾气很大。
梁冬:对啊。
徐文兵:两人有区别吗?
梁冬:对啊,有区别吗?
徐文兵:脾气好的人会有——突然间会有一种肝火。
梁冬: 嗯。
徐文兵:是吧。但是我们没说这人脾气不好,为什么?脾是主管一生的,我们说是后天之本。当人的性定格以后,定格了,这叫什么?脾气。定格是什么?它是固定不变了。有些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他的习性还没有固定下来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人还没定型。
梁冬: 哦。
徐文兵:定型了以后,我们就说这人就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情绪方式、情感表达方式,这叫脾气了。很多人这个脾,就是脾胃,一个是消化和吸收功能不好的时候,人有两个表现。
梁冬:哪两个表现?
徐文兵:第一,要跑。
梁冬:喜欢跑步是吧?
徐文兵:不是,要离开这儿。走走走,我们要离开这儿,去哪儿?
梁冬:不知道。
徐文兵:不知道。
梁冬:就是生活在别处,想从这儿离开。
徐文兵:诶,你看,你观察很多抑郁症的病人,就有这个特点,就要走,你要去哪儿?很惊恐的眼神,你要去哪儿?不知道,要跑。
梁冬:就是逃离现场。
徐文兵:逃离现场。这是什么呀?这就是脾胃虚的,它有一种对营养摄入那种不够的那种感觉。就是老觉得:咝!将来要有不好的事要发生。你给他吃饱了,就没事了。陷入这种害怕,或者是担心要发生的时候,他就不停的吃。
梁冬:化食量为胆量嘛。
徐文兵:化食量为胆量,其实这是一种动物本能。
梁冬: 嗯。
徐文兵:你看动物碰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就是逃;第二个就是拼命进食,储存能量,以备将来不测之需。这就是我们说这个“脾气”和“脾”气表现在外的那种思想情感,其实它有物质、生理功能作为基础。
梁冬:所以有一些白领啊,频繁跳槽,很可能并不是人品问题,人家身体有基础。他的脾气……
徐文兵:不安全感。
梁冬:对,不安全感,是吧。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
字幕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