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宇宙

(2012-03-15 22:25:36)
标签:

教科版

小学

科学

六年级下

第三单元

宇宙

月相

太阳系

银河系

环形山

教育

分类: 科学知识

 

一、地球的卫星——月球

1、答:古人用肉眼来观察月亮的圆缺,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纪录;后来,人们利用天文望远镜对月球进行观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通过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对月球进行近距离的拍照、观测;至到1969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

月球的直径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1/4

月球的质量为7350亿亿吨,大约是地球的1/80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月球的运动有自转和公转两种方式。

月球公转的周期:恒星月周期27.5天;朔望月周期29.5天。

月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4、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的存在。

月球的表面有环形山。

5、月球上昼夜温差特别大。

 

二、月相变化

1、月相:月球尖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它只是反射太阳光。

3、月相变化规律,上半月由亏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在左侧。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

4、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照亮它的一半有关。

5、月相变化的原因?

答: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照亮它的一半有关。

6、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

7、月相在天空中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偏东,是因为月球在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8、同一天的不同时刻(黑夜789点),月相逐渐西移,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实验名称:模拟月相变化

实验目的:模拟月相变化的形成。

模拟代表:

贴在墙面上的太阳——太阳               一半被涂亮的皮球——月球

地上画的小圆圈——地球                 小圆圈里站着的同学——地球上的观察者

小圆圈外的大圆圈——月球公转轨道

举皮球的同学沿大圈转动一圈——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

皮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

模拟过程:①在黑板上贴一个纸画的太阳,在教室的空地画两个圆圈,小圆圈里站几个同学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②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圈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③让皮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当“月球”分别运行到18的位置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观察到的月相变化规律:上半月由亏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在左侧。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方向。

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照亮它的一半有关。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三、我们来造“环形山”

1、环形山:分布杂乱,随处可见;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形似圆形,中间地势低平,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

2、月球地貌最大的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由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3、推测环形山的形成原因:①火山喷发造成的。 ②星球撞击造成的。

4、环形山是怎样造成的?

答:月球上没有空气就少了一层保护层。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猛烈而频繁的撞击月球,从而形成了环形山。

实验名称:探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一)

实验目的:模拟造一些环形山,探索其形成的原因。

我的假设:环形山是由月球内部火山喷发造成的。

器材准备:注射器、输液管、水、沙土、盆;

模拟代表:

沙土堆——月球表面                              注射器喷水——月球火山喷发

实验方法:喷水法——用沙土堆塑成月球表面,用注射器吸满水,将注射器接上输液管埋入沙土里,推射注射器进行喷发。

实验现象:喷射之后,喷射物在四边形成了“山”的形状,“山”的底部有喷射口,底部陡直,凹凸不平。

现象分析及结论:月球是一个地质不活跃的天体,月球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而且我们模拟的“山”的底部有喷射口,且底部陡直,凹凸不平,这些现象与实际不符。所以我们断定,环形山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实验名称:探索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二)

实验目的:模拟造一些环形山,探索其形成的原因。

我的假设:环形山是由星球撞击造成的。

器材准备:大小不一的玻璃球、沙土、盆。

模拟代表:

沙土堆——月球表面                             大小不同的玻璃球——流星、陨石等天体

玻璃球砸向沙土堆——流星、陨石撞击月球         砸出来的坑——环形山

实验方法:撞击法——用沙土堆塑成月球表面,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球从高空落下,砸向“月球表面”。

实验现象:撞击之后形成了“山”的形状:形似圆形,中间地势低平,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且大小不同,有挤叠现象。

现象分析及结论:我们造的“环形山”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基本吻合,再加上月球上没有空气,就少了一层保护层,长期以来,致使流星、陨石猛烈而频繁地撞击月球。所以我们断定,环形山是流星、陨石长期撞击月球形成的。

 

四、日食与月食

1、观察日食发生过程图,发现日食发生具有以下特点:

①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②挡光物是个球形或圆形;③挡光物看上去与太阳大小差不多;④挡光物处于运动状态;⑤地球、挡光物、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2、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3、日食有三种:日全食、日偏时和日环食。     4、月食有二种:月全食、月偏食。

5、月食成因: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就形成了月食。

6、月食成因示意图:

 

         实验名称:模拟日食、月食的发生

实验目的:模拟日食发生的现象,探索日食形成的原因。

器材准备:手电筒、玻璃球、乒乓球

模拟代表:手电筒——太阳                 玻璃球——月球

乒乓球——地球                 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月球绕地球一周

实验方法: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实验现象:在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我看到了“地球”上出现了“月球”的影子;还看到了“月球”上有“地球”的影子。

现象分析及结论:当看到“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时,就发生了日食;

当看到“月球”上有“地球”的影子时,就发生了月食

日食成因: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五、太阳系

1、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2、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排列着: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

3、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

4、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

5、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

6、八大行星都以太阳为中心在不停地运动着。(自转和公转)

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最长的是金星。

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没有卫星,土星的卫星最多(23颗)。(水金无卫,土卫最多)

8、金星出现在黎明前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

9、木星、土星、天王星都有环带,其中土星的环带最美丽。

10、矮行星是指冥王星。

11、八大行星与太阳相比十分渺小。

12彗星是围绕太阳转动的。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六、在星空中

1、什么是星座?

为了便于辨认,人匀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

2、星座是一些距离各不相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穹上的排列图像,从不同的星上观察,它们构成的图形是不同的。

3、北斗七星构成一把勺子,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

4、怎样在天空中寻找北极星?

答:北极星可用帮助我们在夜间辨认方向,但是北极星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我们可以借助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它。由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向勺子前端直线延长,在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处找到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5、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上,它不太亮。

6W形的五颗星是仙后座的标志。

7、夏季天空中有三颗亮星——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构成“夏季大三角”。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8、“河”东是牛郎星,“河”西是织女星,“河”中是天津四。

9、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它叫心宿二,属于天蝎座。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匀常说的“银河”。

10、天空中所有发光的星星,都是恒星。

 

八、探索宇宙

1、在宇宙中,太阳系及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构成了宇宙的第一级;银河系就是由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组成的第二级系统,它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年。在银河系统之外,人们发现了许多类似银河系的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河外星系就构成了宇宙天体系统的第三级。宇宙属于天体系统的第四级。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9.46×1012千米

3、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以来,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许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宇宙的信息。

4、太空技术的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天空望远镜,太空探测器,载人宇宙飞船等相继出现,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

5、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6、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12003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个探索太空的宇航员。我国成为第三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22005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3200710月,嫦娥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42008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胜利完成使命。翟志刚完成了太空行走。52009311613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

7、自从1609年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之后,天文观测就进入了新纪元。

8、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