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2012-03-14 16:43:21)
标签: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放大镜晶体微生物显微镜 |
分类: 科学知识 |
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
1、为什么要用放大镜?
答:①放大镜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②使用放大镜能让我们观察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节。
2、哪些工作需要放大镜呢?
答:考古工作,公安人员,精理仪器修理工,农业科技人员,地质工作,教学工作……
3、放大镜的用法:
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4、放大镜的作用: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5、放大镜的特点:①透明的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系。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球形的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最大的。
7、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格罗斯泰斯特。
8、圆柱和球形的透明器皿是否具有放大的功能?它们和放大镜有什么共同特点?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这是为什么?
答:圆柱和球形的透明器皿也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们和放大镜一样都是中间厚,边缘薄,而且透明。正因为这个特点,所以又叫凸透镜。
二、昆虫世界
昆虫特征:①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1、奇特的身体构造:
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小眼是六角形的,数量众多。
②昆虫的触角能分辨气味。其形状大小粗细都不相同。
③蟋蟀的听觉器官长在足的内侧。
④蝴蝶翅膀上长有扁平的细毛。
2、昆虫的生活习性。
①蚜虫吸食植物嫩叶的汁液。
②瓢虫、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食盐
白糖
碱面
味精
维生素C的晶体像一簇簇针;水晶的晶体像金字塔。
2、什么是晶体?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3、制作晶体的方法:①自然蒸发
四、怎样放得更大
1、做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2、显微镜的制作原理: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给放大了。
3、17世纪,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4、显微镜的发展: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2、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洋葱表皮细胞像一个长方形的格子,中间的小黑点是细胞核,还有液泡。
4、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
5、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5×、3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450倍。
7、、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一、生物细胞的观察:
1、植物:
1)叶表皮上的气孔,进行呼吸的部位。
2)叶细胞中有成千上万个叶绿体,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2、人类:①血液细胞。②口腔上的表皮细胞。
3、我们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10万个。
二、观察小结:
1、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2、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三、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作用?
答: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①我们的身体通过细胞将食物变成营养,然后吸收利用。
②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③细胞还能把能量储存在脂肪中。
④白细胞还能和病毒、细菌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⑤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⑥细胞具有遗传作用。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1、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2、在雨水、河水、井水中等都能找到微生物。
3、池塘中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4、草履虫:它是一种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形状像只倒转的草鞋。它的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身体上有纤毛,能在水中自由运动。它能吃食,通过皮膜进行呼吸,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它对外界的刺激有灵敏的反应,它通过细胞分裂来繁殖。
5、硅藻:它是一种有色素的单细胞植物。它身体也只有一个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内也有叶绿素。
6、池塘里能看到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钟形虫、喇叭虫、毛口虫、单胞藻、眼虫、衣藻、团藻等。
7、微生物是生物吗?为什么?
答:微生物是生物,因为它们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它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能吃食或自己制造食物;需要呼吸;能够排泄废物;对于外界的刺激有应激反应;都有繁殖现象等。所以说微生物是生物。
8、鱼缸中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八、微小世界与我们
1、肉眼
(放大几倍、几十倍)
(放大几百倍)
昆虫
1纳米=1/10亿米
2、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观察范围逐渐扩大;人类观察范围的扩大,又促进了观察工具的发展。
3、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有哪些成果?
答: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现在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①在医药方面,人类认识到微生物是疾病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并发明巴氏消毒法、青霉素等,研制了药物,与疾病展开了相应的斗争。
②在食品工业方面,人类利用微生物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酿酒、蒸馒头,都需要微生物发酵。
③在农业、林业方面,科学家进行了品种改良,提高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饭问题。
④克隆技术的成功,也促进了医学、生物科技的发展。
⑤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