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险记|偶遇曼丹部落

(2016-10-26 14:18:08)
标签:

杂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

​10月1日,探险队渡过河口,这条河被误称为狗河,仿佛是受法语中“狗”一词的影响。不过它真正的名字叫查银尼,是从印第安人那儿听来的。这条河的发源地是被刘易斯和克拉克称为黑岗的地方。黑岗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山上覆盖有大片的杉木林和松树。这个地区现在被称作黑山,处于著名的死木矿区的中段。据说,在这里,他们还发现了“大群的山羊、白熊、草原鸡,还有一种很像美洲驯鹿的动物,长着大而圆的角”。所谓的白熊其实就是灰熊。这种动物第一次由刘易斯和克拉克发现并描述,尽管在《日记》的前半部分常常被称为“白熊”,这种错误自然是因为他们太想将其与黑熊区别开来才造成的。《日记》首先将这种可怕的动物命名为“grizzly”,后来又改名为“grisly”(狰狞)。当然,这种熊是棕灰色的,可是称它为“grisly”便意味着它看上去非常可怕,对它来说再贴切不过了。而它的学名与刘易斯和克拉克的意思差不多。那种长着圆而弯曲的角的动物如今被称为加拿大盘羊,探险者认为其角和小驯鹿很相似。不过除了颜色、头部、角以及脚以外,它们便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像羊了。如今这种动物已经几乎快要绝种了。而所谓的草原鸡其实是一种松鸡。刚进10月,天已经转凉。白天还是挺热的,到了晚上便冷了起来,还时常会有霜冻,这就给探险者继续前行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在翻越南部通道的落基山脉时,中午还烈日炎炎,到了次日早上,却发现桶里的水已经结冰了。

那些里卡拉斯人见到白种人时,很是好奇而且总喜欢盘根究底。《日记》里加进了这样一段描述:“其实那些印第安人最为好奇的还是刘易斯上尉的仆人约克,一个魁梧强壮的黑奴。由于他们从未见过这种肤色的人,便一拥而上像看怪物一样仔细打量他。他觉得好玩,便骗他们说自己曾经是一头野兽,被主人捉住并驯服了;为了让他们相信,他还做出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有多么强壮。这一切再加上他的表情,让他变得很可怕,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日记》里写道:

“10月10日,天气晴朗,我们想一下子召集所有的部落,于是早饭过后,我们便派格雷夫莱因斯先生(一个商人)和另一个法国商人塔布先生去邀请上游两个村子的酋长开会。下午一点,他们都到齐了,首先是一些例行的程序,接着便对3位酋长进行表彰,他们分别得到了一面美国国旗、一枚勋章、一件红色外套以及一顶插着羽毛的翻帽,还有一些小商品、油漆、烟草之类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平分了。气枪表演过后,他们同样也很惊奇,不亚于刚才见到那个黑奴约克。令我们高兴的是,这些人从不饮用任何含酒精的液体,例如当我们的商人用酒来引诱他们时,他们对此非常厌恶。与我们先前见到的那些印第安人嗜好威士忌酒真是截然不同,他们奇怪总统为什么要把这种会使他们变成傻瓜的礼物带给他们,并且还向塔布先生表示想让他们变成傻瓜的人不会是他们的朋友。”

这些印第安人也送给探险队一些礼物,其中有一种肥硕的大豆,是野生并由老鼠囤积的。他们寻获这些囤积物并煮来吃。在与领队商谈并接受我们的馈赠以后,他们同意与白种人交好。10月13日,探险队发现一条小溪,有两块酷似人形的石头倚在岸边,于是他们便称其为石像溪,即现在的春河,位于南达科他州的坎贝尔县。关于石头的形状印第安人有这样一种传说:该部分内容引自《刘易斯及克拉克日记》。

一个年轻男子狂热地迷恋上了一个女孩,可惜女孩的父母不同意他们结婚。于是他跑到野地里哭泣,出于同情,女孩便追了出去,那条狗也忠心地追随着主人而去。他们从此浪迹天涯,以葡萄为生。最后,他们变成了石头,由脚开始,逐步向上,除了女孩手里至今还紧攥的一串葡萄外,全都化为石头。所以无论何时,里卡拉斯人只要经过这块神圣的石头,他们便会停下来为它们披上一件衣服,以示敬意。里卡拉斯族酋长的这段描述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但唯一令我们信服的是,在河流附近我们发现了成片成片的葡萄。

在南达科他州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804年10月14日,探险队的一个战士因参加暴动而被当地的军事法庭判罚抽75鞭。判决随后就地执行。陪同探险队的里卡拉斯族酋长在看到这一情况时,立即大呼停止。当知道了判罚的原因以后,他承认了判决的公正性,但却决定将执行判决的人处以死刑。后来他解释道:“不管犯了什么错,也不管孩子有多大,他不允许族人鞭打任何孩子。”

10月18日,探险队来到了炮弹河,这条河发源于黑岗,在北达科他州摩顿县流入密苏里河。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表面十分圆滑,并且在河床以及河岸沿线覆盖有黑色的石头。在这儿,他们发现了大量的羚羊以及成群的水牛和麋鹿。他们捕杀了6只梅花鹿;第二天,他们一下子便看到了52群水牛和3群麋鹿,除此以外,他们还看到了大量的驯鹿、野狼以及塘鹅。

一种被称作金鹰的鸟经常在沿河的悬崖峭壁上筑巢。它们的巢穴一般难以接近,除非是猎人借用绳索攀登才可以。这种鸟尾部一共有12根羽毛,大约有一英尺长,除了尾梢的毛是黑色的以外,其余部分是纯白色的。印第安人拿它当宝贝,因为两根羽毛便能换到一匹好马。

探险队发现了大量的麋鹿、驯鹿、羚羊和水牛,水牛的身后有狼群跟着,有些水牛因为事故而死亡或者跟不上牛群,就会成为狼群的腹中之物。有时候,狼群也会扑向太小跟不上趟的小牛,尽管母牛想保护小牛,但是牛群却一刻不停地继续前进,留下小牛独斗饥饿的群狼。10月21日,探险队来到了一条被印第安人称作奇斯西塔的小溪,现在叫做心河。这条小溪发源于南达科他州的斯达克县,流经摩顿县,并最终注入俾斯麦城对面的密苏里河。在这里,北太平洋铁路横跨整个密苏里地区,并且北达科他州在这里建都。那一阵子,探险者与曼丹部落的村民相处得都很融洽;他们知道天气变得很冷了,只得在那里过冬了,只是还不确定具体在什么位置扎营过冬。他们见到了曼丹部落的一位带着手下勇士打猎的酋长,当他知道里卡拉斯族酋长曾陪同过探险队时,这位酋长也很礼貌地接待了他们。曼丹部落和里卡拉斯部落是宿敌,但与白种人却是要交好的。酋长们全都表示出善意,并和白种人们一起抽了和平烟。探险队员注意到一位酋长的儿子双手的小指全都没有了,便询问原因,原来按照曼丹人的习俗,当有亲人去世时,他必须切去自己的手指以示哀悼。

本文摘自《首次穿越北美大陆》,【美】诺亚·布鲁克斯(NoahBrooks) 著,张 璘  姚 蔚 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10月

首次穿越北美大陆

内容简介:

1803年,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向法国购买了路易安那和新奥尔良。新购得的土地比美国当时的国土还要大,同时也使得美国国土连接两个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早在交易之前,杰弗逊总统就对这片辽阔的土地很感兴趣,想找人进行探险,不过没有成功。1803年,在这桩交易签署之后,等待国会批准的过程中,杰弗逊说服国会拨款2500美元,组织一支探险队,对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探索。杰弗逊选中路易斯上尉做探险队长,因为此人曾做过杰弗逊的私人秘书,对杰弗逊的计划和期望了如指掌。

本书描述路易斯上尉一行28人的探索过程。他们沿着密苏里河逆流而上,一路上跋山涉水,不仅考察各地的地形地貌,植被矿藏,而且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语言。历经三年时间,路易斯上尉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完成了任务。1807年,路易斯上尉当选新成立的路易安那州州长,于是辞去了军职。

本书是一本经典文学书,但却因为其探险的核心内容,而承载了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也可以看作是一本人文历史类的大家小书。恰到好处地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可以让读者清晰、生动地了解美国早期的历史,有助于梳理美国早期社会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