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的8.5代线是电视机工业的新供应商,所以其产品需要一一向客户送样,从头进行认证。第一批主要客户是国内几家大企业,如康佳、长虹、海尔、海信、创维等。由于各个电视制造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传统,所以向它们供应的液晶显示产品不是在各企业之间可以通用的。当时8.5代线处于特殊阶段,第一期30K产能的设备已经投产,第二期30K产能的设备还在搬入,一边生产,一边工程收尾,修修补补的活儿很多。8.5代线在量产初期曾经有过产品积压,那时与客户之间处于产品磨合,存在结构方面的问题(如客户不适应京东方使用的模具)。由于这些问题,有些客户不认可京东方的电视屏,愿意配合的是长虹和康佳,海外客户只有三星。解决这些问题对京东方的产品设计能力是一个考验,从设计起就要考虑客户的要求,同时还要在性能关键指标上达到全球一流厂商的同一个水平。内部因素来看,针对良率和客户成立了很多和客户合作的项目组。比如长虹的产品出现了品质上的问题,在论证的时候发现了,就成立专门的项目组,非常快地予以解决。
8.5代线刚投产时,产品(32英寸液晶屏)遇到一些问题,如残像(残像是屏幕长时间显示固定画面后变换显示画面,新的画面上会在一段时间内隐隐看到前面固定画面的残留),严重的残像甚至导致无法出货。后来几经周折,查明严重残像的原因是在研究所和其他工艺线进行产品技术开发时液晶取向层工艺与8.5代线的取向层工艺差异,后来通过工艺上的调整把问题解决掉。残像改善后,B4的品质管理总监去三星征求意见(当时是京东方8.5代线的最大客户),三星一位主管评价说:“从来没有见过残像这么干净的屏,老实讲,比我们三星自己的屏更漂亮。”当这位总监在B4的一次高管会议上报告此事时,参会人员禁不住自发地热烈鼓掌——产业人最大的骄傲就是自己做出了好产品。
8.5代线投产初期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当时电视面板的价格已经低于规划这条线时的水平,于是导致销售价格低于成本。2011年底,国家发布了节能补贴政策,32英寸以下的电视是补贴最多的。这个政策对B4的刺激很大,从此市场也突然好起来了,32英寸电视屏供不应求,库存销售一空。北京8.5代线于2012年7月底实现满产,达到月产9万片(90K)玻璃基板,产品良率达到94%,并由于成本大幅度下降而首次实现月度盈利。2012年9月启动“120K扩产”(即产能从90K扩大到120K)。
有意思的是,使用再生水也成了一件好事。当初为了确保再生水不影响产品质量,京东方依靠一家一直为京东方做水处理业务的日本公司,在供水系统中加装一个预处理系统以保证尿素含量降到自来水的水平,对硼则再加一个特殊工艺来处理。到8.5代线真正投产时,又从北京城南的小红门地区拉了一条18公里长的专用管道,向亦庄再生水厂供应没有工业废水的生活污水——因为纯生活污水不含硼,经处理后再专供8.5代线使用。事实证明,再生水占8.5代线全部用水量的95%后也没有任何问题,实际生产后的效果比当初论证的预计还好。项目组曾经预计再生水的成本高,后来证明其实更便宜。后来B4通过采用许多节水的工艺和设备,把用水量降了下来,到90K满产后的用水量是每天2万吨,只有规划用水量的一半。顾香春在接受访谈时得意地说:“到8.5代线参观,这绝对是个亮点。后来,董事长对大家说,我们在北京上8.5代线,缺水是个痛点,当初大家对采用再生水替代自来水的方案感到很难,最后不但成功了,还成为创新亮点。创新就是发现客户的痛点、痒点和兴奋点,找到解决的办法”。
对于能够“顺利地”跨过自主建设高世代线的坎儿,不仅一时让外界难以置信,其实连京东方自己的人都不信。当合肥6代线不断实现优良指标的消息传到正在参与建设8.5代线的皇甫鲁江耳朵里时,他也将信将疑。就算是自己参与干的8.5代线也让他觉得不可思议:“2011年6月28日才点亮,到9月底居然就量产了。”他还说:“奇怪的是,我们当时觉得32英寸屏没有赢利的可能,后来竟然赢利了。”对于两条高世代线“建一条成一条”这件事儿,皇甫鲁江觉得京东方真是有如“神助”。
其实“神”就是京东方人自己。在离开B4一年半后的2013年秋天,皇甫鲁江从京东商城网购了一台采用京东方32英寸液晶屏的电视。到货后,他以职业习惯关掉房间的灯去审视液晶屏。当他看到在敏感画面下近乎完美的显示时,他的反应是:“这是业界顶级品质的屏!”皇甫离开B4前看到过日立和LG的样品,但都没有他买的这个电视的屏好。提起这件事他就很兴奋:“离开B4两年了,没想到他们做得那么好。我每次见到在B4的过去同事,都由衷地赞扬他们做得真好。他们一定付出很多心血,一点一滴地改善产品的品质。”当我们问他:“这个故事的含义是不是这样:中国过去不做技术,才觉得技术特难。你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差到好是需要去做的,不做才会永远落后。”皇甫突然亢奋地说:“我们能做好,我们真的能做好。从差到好,真正深入进去后,高技术并不神秘。只要系统是好的、注重积累、认真努力,技术没有那么玄,我们能做好!”(无论是凭资历还是凭能力,皇甫鲁江都可以担任高级管理岗位的职务。事实上,公司负责人事的领导宋莹在B4建成后找他谈话,准备调他到管理岗。但皇甫鲁江不想“当官儿”,只想做技术,在B4建成之后重回研发一线。)
两条高世代线的建成投产使京东方在全球平板显示器工业的排名上跃升到全球第五,排在三星、LG、友达和奇美之后。特别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京东方的扩张从此改变了中国政府在这个工业领域对待外资生产线的政策。
本文摘自《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路风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3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