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蜕变发展 | 京东方面临的不确定性

(2016-04-19 14:06:13)
标签:

杂谈

蜕变发展 <wbr>| <wbr>京东方面临的不确定性         进入2014年后,京东方经历了竞争格局暗流汹涌带来的市场波动,但她此时遇到的“困扰”原因不再来自一个小企业易受“市场”力量的摆布,而主要来自向领先者转变时的不适应性。简单地说,当京东方从一个边缘性企业成长为领先者群体中的一员时,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大,预示着京东方必须再次发生战略和组织变化才能驾驭市场和技术的潮流。这些不确定性至少有如下三个:

       第一,市场的不确定性。

       直到2013年,京东方相当部分手机屏的生产能力都在为三星供货。但进入2014年后,三星的手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迅速下滑。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13年第二季度的32%,跌至2014年同期的25%。2013年第三季度,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所占份额为6.4%,而三星为21.6%;到2014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激增为15.4%,而三星却跌落为13.5%;小米智能手机的销量大于三星电子智能手机与功能手机的销量之和。当三星手机与其中国手机的市场地位发生迅速逆转时,京东方有点措手不及。由于前两年对三星的大量供货使京东方无暇顾及其他手机厂商的需求,所以三星订单的突然大幅减少影响了其上半年的销售。从工业层次上讲,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的崛起为中国手机工业的崛起提供了条件;但从企业层次上讲,京东方这个中国显示工业崛起的主力却因为中国手机工业的崛起而遇到“困扰”。这个看上去自相矛盾的“处境”说明京东方对自身地位的变化出现了不适应。

        市场变化的另一个来源是新需求的出现——继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四波应用浪潮后,显示工业正迎来第五次应用浪潮,即车载显示、医用显示、穿戴显示等。但这种新市场的出现并不能使企业自动享受需求的扩大,因为抓住新市场要求企业在技术、产品、制造和营销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更严重的是,如果一个企业抓不住新需求,未来就有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技术的不确定性。

        市场需求的变化加速了技术的变化,也加大了未来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京东方已经在液晶技术上追到了前沿,甚至在许多细分领域都领先于国际主导厂商(如大尺寸的4K和8K液晶屏)。此外,京东方在AM-OLED技术的研发速度也很快。但是,当互联网的发展导致显示无处不在后,主流的显示技术一定是TFT-LCD吗?一定是AM-OLED吗?会不会有其他技术出人意料地兴起?在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中,没有任何人能够确定地回答这些问题,否则三星和LG也不会在OLED技术上出现误判。现在的显示形式变得多种多样,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生产显示器需要高强度的投资,而技术变化可以使投资巨大的生产设施瞬间化为垃圾。亲身经历过技术替代对于企业的毁灭性打击,王东升等高层领导一直保持着对现有技术发生“跳水”风险的警惕。当京东方已经在技术上追到前沿时,她所遇到的最大技术变化是不可能再靠瞄准领先者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技术研发方向了,而必须独立地面对未来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在1950年代的美苏冷战期间,苏联率先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曾经给美国带来巨大冲击,痛定思痛的美国成立了后来著名的国防部先进项目发展局(DARPA)研发未来的新技术,其宗旨是“防止发生意外的最好办法是创造意外”。这个教训对京东方也有益。

        第三,组织惰性。

        当市场和技术都在发生新的剧烈变化的时候,王东升却发现企业内部出现了惰性。的确,经过10年的“惊涛骇浪”,京东方人太累了。当生产规模已经足够大,而盈利状态又开始稳定,一些干部产生了歇一歇的情绪。但“歇一歇”就意味着沿袭过去的做法,不再去开拓和尝试新领域、新方法。于是对个人来说是合理的事情,对组织却可以产生致命的后果。因此,如何保持管理团队常备不懈的活力,又成为王东升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摘自《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路风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3月

蜕变发展 <wbr>| <wbr>京东方面临的不确定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