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讯】曾在冀南轰动一时的离奇民间故事《六月孩儿》出版

(2015-06-02 16:37:44)
标签:

杂谈

【新书讯】曾在冀南轰动一时的离奇民间故事《六月孩儿》出版
  • 怀孕六个月生下足月孩子在民风保守的冀南引起轰动

  • 行善的粮商与行义的好汉义结金兰相互找寻频遇奇事

  • 暗恋多年又都羞于开口的农村青年男女终于天各一方



【新书讯】曾在冀南轰动一时的离奇民间故事《六月孩儿》出版


基本信息

书名:六月孩儿

书号:978-7-5154-0585-8

著者:路全国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5年5月

开本:16K

定价:28.00元

印张:10

页码:160页

CIP分类:I247.7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四个短篇小说组成。前两篇小说基于清末民初流传于冀南民间、直到现在仍口口相传的故事写成。后两篇小说则是作者根据自己生活素材的创作。这些作品,是作者家乡的实事记述与作者文学想象、人物刻画揉和的产物,主旨是赞颂善良正直敦厚诚信的民风。

作者简介

路全国,中共党员,干部,高中文化。初在工矿企业做政工工作,主抓新闻报导,曾撰稿四十余篇,均被省市级报刊采用。后调县委、县政府,为公务员。1985年调地方志办公室,先后任副主任、主任,主审,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职称为编辑。曾组织出版《县志》《年鉴》、校注了三部旧县志,另有一部散文集《我心中的佛》出版。

精彩书摘

清光绪元年,冀中平原有一镇,名唤北镇。

北镇有民千户。镇内有一财主,姓秦名和泰,字平年,百姓常称其:老泰。

北镇财主老泰,房产聚于镇东南角,占地10亩。高门大宅,四合院相衔,错落有致。明式门楼,兰砖灰瓦。青石铺路,阶筑十层。木式框架,神工鬼凿。雕龙画凤,耀人眼目。红灯高悬,流苏飘逸。此院四季常鲜,又加魁伟耸立,犹如鹤立鸡群。

家有田亩千顷,延之外县数十里。在二州三县具有当铺、粮行、布行、旅店、酒楼,且店堂商行各建私宅数座。真个是粮积钱聚,家资巨万,产业广延,有鸦飞不过的田宅,贼扛不动的金银,被誉为州县财主之首。

冀南平原亦有一镇,名唤南镇。镇亦有千户人家,有一药商,姓董,名善堂,字百和,人送雅号老善。

药商老善,是三代行医世家,传承至此,药业兴旺。通一府一州三县,药堂之最还属董家。董家宅院为镇中首户,四合庭院占地10亩。院套院,楼接楼,错落雅致。楠木竖柱横梁,雕栏画栋,色彩艳丽,醒目辉煌。居住主次有别,男佣女婢相隔,经纬分明,不相往来。

董家在州县设药堂六处,管家、医师、司药百人之多。进药之径北有安国,南有亳州,东出关东,西至山西之远。既行医兼卖药,经营之得,可达日进斗金。凡顾一应人员,在职重金聘用,老辞亦有养老之资俸给。常供养老者二三十人,每人每月供奉三五两银不等。为此众人无不施勤尽职,不敢有惰态偷懒之行。

且说北镇秦老泰,自幼念过几年私塾,承祖上教训,尊崇儒学之道,诚信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并以此信条持为发家之本。夫人王氏,与他同庚,年50岁。30岁生一独子,取名文生。文生七岁入学,15岁中秀才。因社会动乱,上下污淖,听从父命,协父料理家业。文生倍受父亲影响之深,父前唯命是听。大庭广众前总唯唯诺诺,不会多进一言,举止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荏弱之质被众冠以孝子之名。

虽荏弱,但非愚,能写会算,资性聪明伶俐。20岁出箨 得面阔而饱满,口方而端正。头圆如满月,耳垂鬓生辉。眉间清气常驻,貌似潘安宋玉。

秦老泰有一管家姓刘名温,人送绰号老温。老温自幼与老泰乃是私塾学友,小老泰一岁。因家贫只读书一年就辍学,跟随父亲躬耕田陌,后文化的长进全凭耕余勤学所得。学的能写会算,能言善辩。15岁就入秦家做工,吃苦耐劳,忠厚善良,乐于助人,深得老泰赏识。老泰常与老温兄弟相称。老温虽不失贫苦本色,但仍以奴效忠秦家,即奉行秦荣我荣,秦衰我衰的宗旨,决不亏心欺主。

董老善少年跟父学医,至成立就以仁慈心卖药行医,接人待物,笃信诚实,德高望重。富裕不骄,名美不张。董老善有一儿一女,儿子董雪松,打理六处药业。女儿董寒梅,从七岁起,董老善就延教授在家设馆,教女儿读书识字。 从诸子百家、至唐诗宋词,及至元代文章,皆能口诵背写,并能立笔独篇,堪为当地才女。15岁跟父学习医学,黄帝内经,百草纲目,反复研习。对华佗历史医学名家所传的疗法,俱能深思熟虑,流传千年的望、闻、问、切,细探究竟。她常随父亲坐堂,践行父亲所传妇科、儿科的秘方。久而久之,善察多种疾病,更侧重疗理妇科的妙方。

是年寒梅芳龄19岁,那女儿生得如花似玉,站于花前,花儿就像与她说话。戴上玉镯,玉也要沾染她的馨香。面如满月,发如乌云。虽不浓妆酽施,总显动人容颜。并非舞眉弄姿,尽露自然风韵。俊眼亮眸,藕腕笋指,天生得俊俏端严,真是个镇里老少稀罕,君子艳羡。

    这南北二富翁,虽遥距百里,但数年来生意交往,场面接触,彼此之间,各自境况无一不知。秦老泰偶见几次老善之女,老善也面识老泰儿子多次,两家欲有谈婚论嫁之意,碍于自尊皆羞涩启齿,常处心照不宣之状。猜透二翁心事当属管家老温,从中牵线搭桥,将亲事撮合而成。

    那时代,男婚女嫁,多为父母做主,当是要选门当户对方可。女方亦求男方品貌端正,父母遵女儿之意,总邀未婚之婿至家,使女儿伺机偷觑,以品头论足。当然女喜男惬,婚嫁成熟,天成宇配,无不称心如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