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 | 迈入诗坛的敲门砖

(2015-01-04 16:22:37)
标签:

杂谈

书评 <wbr>| <wbr>迈入诗坛的敲门砖

对于诗词,我很难说的上兴趣,总觉是一种逼格很高的文学体裁。大概是由于家中并无好古风的熏陶,而唯一认识古诗的机会,却都在加点字解释的应试中磨尽心力。因此在读书多年以后,诗词仍然是我不敢触碰也无法欣赏的领域。然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精华,始终像身披神秘外衣的少女,希望一窥其真貌。于是乎,瞿蜕园和周紫宜的《学诗浅说》再次被我捧上案头。

该书主要由文史大家瞿蜕园所著,分为六个篇章,为读者从认识诗、欣赏诗、了解诗、学作诗等方面,由浅入深的进行系统性的讲解。“诗的结构形式”一章,对于旧体诗词的基本句式、体裁、声调、对偶、韵脚以及内容等基础知识做了简要的普及。继而通过“名篇之欣赏和诵读法”,根据叙事、游记、感慨、怀古等不同风格,精选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名篇,让读诗之人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对于诵读的技巧也逐字逐句的点拨。前两章通过对于诗歌的感性认识作为学诗的铺垫,而占据几乎一半篇幅的第三章“诗的发展与重要流派”,则是全书的重点。

尽管作者强调不按文学史的方式来叙述,但是此章涉及的诗词体制、风格、意境之多样,仿佛从这一百页书中窥见一部恢弘的诗歌史,从汉魏晋六朝、到唐宋清时期,遴选出反映时代特色或个人特点的诗词,并采用纵向与横向比较的方式,加深对于每个流派的风格和价值的理解。诗词不分家,因此作者也特意花了一个章节的篇幅“由诗到词”,集中介绍了唐宋时期的词,领略词不同于诗的别样韵律。第五章的“写作方法”,虽然页数不多,但字字珠玑,作者提纲挈领的传授了多年累积的作诗要点,要知道,蜕老作为湖湘诗派领袖王闿运的入室弟子,其骨力雄健的五古可是在圈内备受好评,因此无论是谈到学诗的步骤、技巧还是应该注意的问题,都值得在学作诗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最后一章的“论诗零拾”虽然是采各家之言,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着眼点处去谈论诗中的巧妙技艺,恰恰有助于拓宽对诗歌的视野。

中国自古对于诗词极为重视,牙牙学语的娃娃入门读物很多都是《唐诗三百首》,但是真正能够欣赏其意境和技巧的,恐怕为数不多。常言道,“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若是能在阅读了《学诗浅说》,了解诗词风格和流派的基础上再行诵读,相信能够迈入诗坛的门槛。

(文章来源:豆瓣读书 作者:卢育涛)

“小书馆”系列之《学诗浅说》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书评 <wbr>| <wbr>迈入诗坛的敲门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