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雕爷:别信雷军,中国最大的机会是中产阶级

(2014-12-18 10:21:36)
标签:

杂谈

雕爷:别信雷军,中国最大的机会是中产阶级

(本文来自雕爷牛腩、阿芙精油创始人、《MBA教不了的创富课——我在30岁之前赚到1000万的经验谈》作者雕爷在12月14日“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发言,文字内容经过编辑)

事实上我从来不认为中国永远会是一个“屌丝”国家,所以别信雷军的,雷军专门喜欢做小米这样“屌丝”的产品,我恰恰认为如果这个国家永远都是“屌丝”为王,这个国家没有前途,日本人当年一直津津乐道的是中产阶级。我恰恰认为中国现在面临最大的机会是中产阶级的崛起,是中产阶级崛起带来的消费升级。

风口是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你看我做的阿芙精油、雕爷牛腩、河狸家等,远看是营销炒作,近看是产品创新,拿放大镜看,其实我们贩卖的是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就是这样。阿芙精油从来不便宜,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双11”里边做成整个美妆类的第一名。“雕爷牛腩”刚刚在上海开了一个店,第一天开业来吃饭的人大约有700人,结果领号了排不上的最终没吃上的是709人。“雕爷牛腩” 四个人吃要600块,再点酒就近千了,为什么这么贵的餐厅做的的这么好?还有美甲,这是一门边缘生意,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问题,男人通常不理解为什么要美甲,但这么一个貌似没用的东西几乎成为每个中产阶级女性最喜欢的消费行为,为什么?因为它是生活方式。

记住,中国最大的机会就是针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演变。这中间不仅仅是服务中产就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到底需要什么?网上这么多人骂我,说你做的东西难吃,我天天跟“屌丝”吵架,“屌丝”永远骂我难吃,就是因为100块钱为什么卖150块钱。我每天跟“屌丝”吐口水,跟他们吵架。为什么?因为很有趣的就是中产阶级不愿意在网上发出声音,他想看,看完之后做判断,他用钞票去投票。

我们回过来看食物的色香味,味道只占到其中6分,而且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他的味蕾没有打开,他的味蕾就是妈妈的味道或者是家乡菜的味道,稍微给他吃超出他理解能力的味道,他就理解不了。中产阶级你想象不到是什么,他们见过什么,什么在他们眼中是好的,这才是最重要的。我毫不在乎“屌丝”骂我难吃,他骂我难吃,中产阶级就会过来。“屌丝”在乎量足、份大、便宜,我从来不做“屌丝”生意,我跟“屌丝”对骂就好了。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讲,他在乎的是餐具的精美,是要有造型的。

所以当你想清楚这些的时候,你会去改变一些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乐意谈到使命感的问题,本来想讲情怀,后来改个词叫使命好了,这是企业家精神或者我认为企业家是有使命感的,就是说你到底想做什么?对于服务的理解,每一人的逻辑并不相同,而且每一个服务行业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场O2O的变革里面,我认为机会很多,每家公司都可以定义它的行业背后是什么逻辑在驱动,展现出来跟消费者貌似相似、但背后绝不相同的理念。我经常会对比保洁阿姨和美甲师,你不做美甲,不会发现他们有什么巨大不同,但是一旦你做过美甲,你就会发现这是天上地下两个行业。

投资终身学习的手艺人

我喜欢做定义,比如什么是手艺人?三个定义,第一,手艺人是脑力劳动者。厨师是手艺人,美发、美甲师是手艺人,为什么这些手艺人我定位为脑力劳动者,表面上是手在作用,真正水平高的手艺人,高级发型师是因为他的眼界OK,不光是他的手艺,他是脑力劳动者。他们没有办法通过大班教育,大班教育只能入门,你去蓝翔学一下,顶多入门,没有哪个手艺人说我的手艺已经过关了,可以不学了,过两年他的身价就下来了,这是终身学习的职业。反观河狸家不会做保洁阿姨,他不是脑力劳动者,只需要大班就可以教好,最关键的是,他不需要终身学习。

手艺人是真正解决就业的好办法,一个美发师一天做不了几个头发,一个美甲师一天也画不了几个指甲,但是当越来越多人需要他的服务时,他的价格就会越贵。工业产品追求的是能卖多大的量,量是最重要的。而手艺人的本质是出卖自己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在单位时间里卖出更高价是最重要的。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什么基因做什么事。对我和我的团队来讲,坦白来说我们不会伺候“屌丝”,虽然“屌丝”量大、实惠、便宜,但中产阶级可以容忍更高的价格,当然前提是你一定要提供相符合的服务和价值。

文章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我在30岁之前赚到1000万的经验谈》

本书是老雕以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悟出的与所谓成功学大师观点相左的成功之道。语言锐利、诙谐,直达商业本质。本书首先告诉年轻人必须具备创业的激情,以及:1000万元是比较靠谱的初次创业目标;打游击时,必须存着“建立根据地”的心态和嗅觉;草创时宜专制,壮大后宜开明;战略上宜专制,战术上宜开明;品牌、创新、质量这些东西,只是一味药。凡药皆毒也,要不要添加,还要因病而定。要拿着“批判的眼光”去听课、读书!否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真实的创富过程,琐碎、枯燥、乏味、重复……所谓“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多是事后的“加料回忆”。

雕爷:别信雷军,中国最大的机会是中产阶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