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杨梅一张脸
昨日,家电维修工王先生反映,前日下午1时30分,他到武汉市江岸区晋合金桥世家小区给一名业主修电器,收工后在小区看到了一棵杨梅树果实累累,他就伸手摘了3颗熟杨梅尝一下,不想被保安抓住还被物业罚款100元。(2018-05-31
荆楚网)
都是杨梅惹的祸!继“老人景区摘杨梅坠亡”后,王先生又为3颗杨梅折腰,馋没解了,还被罚了100元。按理说,发生这样的“丢人事”,也只好“牙齿打掉往肚里咽”,谁让自己嘴馋呢?而王先生却似乎并不在乎自己的面子,他认为,即使自己做得不对,物业也无权罚他的款。
王先生的确不在乎自己的面子,为了给自己“维权”,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在物业办公室里,耗了近2个小时和保安商量,最后把罚款从300元降到100元,并不惜屈尊写下“再到小区时不摘果子”的保证书。
王先生的确不在乎自己的面子,竟还搬出了“杨梅树下并无告示”的耍赖套路,为自己偷摘杨梅狡辩,他振振有词地说,他摘杨梅时并没有看到有禁摘果实的牌子,好像是小区引诱他摘似的。只是笔者觉得,这话咋听咋觉得耳熟呢?
王先生的确不在乎自己的面子,不惜把事情捅到媒体,恐怕自己的“光辉事迹”知道的人少似的。
王先生之所以这么不顾自己的面子,无非就是为了那个100元的“小目标”。其实,王先生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小目标”笔者认为并不重要,而王先生为实现“小目标”的言行却令人心寒。那么,中国人的脸面为啥变得这么不值钱呢?
中国人的脸面之所以变得这么不值钱,恰恰是因为中国人脸面的金钱化。为了钱,什么都能干,要钱不要脸竟然成为时尚。拜金主义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毒瘤,要遏止这种现象,光靠纪检委和公安局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整个社会“礼义廉耻”的回归。“礼义廉耻”的回归,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成为每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如对“扶不起”的老人,首先要考虑的是事件对“礼义廉耻”的冲击,而不是老人的年纪,从而加大对讹人者的惩罚力度;又如,对“老人景区摘梅坠亡案件”,法院的判决要首先考虑到判案结果对整个社会的消极影响,尽量减少景区的赔偿额度,甚至不赔;再如,在本事件中,新闻媒体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教育王先生不能偷摘小区的果实,而不是只想着物业的所谓罚款对不对。
“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两千年的优良传统,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品行,也要关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含蓄、注重个人品行的风格,很有面子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富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