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餐、饿了么等,餐饮网站客服模式走不通

标签:
财经饿了么开吃吧美餐 |
分类: 企业 |
“战争,不一定输……打天下和守天下是两回事。”
最近投资界有一篇文章提出,创业者一开始就要注意设立一个较为规范的公司,注意重视公司最初的出资方式、股份结构等对长远未来的影响。因为一旦出资通过,股份结构确立,公司主体就被确定下来。这一主体就内嵌为公司的核心基因,将随着时间变迁产生外生变量,且往往超出了单体创业者的自由控制之外。
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个方面忧虑,年轻的创业家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笔者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就常常听到不少初创型的企业家们惊呼,行业或者领域战争已经打响……而且发现越是新起的企业家,不提战争、不提战略、不提格局,似乎都不好意思说是道上混的。如此种种,不排斥某种夸大,却已是一种业界忧虑的自然流露。
这次,在一场关于传统餐饮业IT进程的交流中,“我们的对手是美餐和饿了么。”开吃吧的总经理熊建国如是说。确实,就像2010年的团购网,多的时候全国各地蜂拥而上,少说也有上万家。几年过去,现在全国剩下稍微好点的,恐怕已经不到一百家,做的有声色的最多不超过五家。现在餐饮行业IT进程,有点像当年的高潮。为什么对开吃吧而言,战争已经打响了呢?
从区域性网站过渡到平台性网站,是一种必然。任何行业一旦踏上这个过程,也许等待的就是行业大洗牌。有缺陷的公司,不管是产品不过关,还是运营不过关,或者资金不充分,甚至关系链没建立巩固的行业网站终将成批倒掉。
餐饮战争或者危机爆发了么?
这场战争的一个前提:低客单生意。
订餐网站现实,现在只能面向学校或者工作环境的人士,以学生和白领为主,家居和高端环境下的人群暂时是无力覆盖的。目前而言,基本确定的客户,都是属于低客单价生意,一笔平均下来才十几元。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要维持运转,还要研发投入不断扩大,必须实现低成本高效。
其次,大家都是源自模仿,关键在于谁真正接了地气。
就像百度学foursquare,QQ模仿ICQ,各类微博学twitter,大众点评也模仿自英国的just-eat,饿了么、开吃吧、美餐看起来都非常类似国外知名在线订餐网站GrubHub。如果大家都在模仿,关键在于谁真正接了客户地气。
目前行业的盈利模式。
餐饮IT网站,目前提现使用最多的方式是从相关流水中抽取5~10%的佣金,也有收取不等服务费模式,也有的采用代理方式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拘。网站关键在于访问量和访问转化订单率。
战争核心
这场战争,核心在于各自的战略眼光和布局,以及落实的速率。 对于这个问题,当事人必须认识清楚。至少在低客单生意面前,必须争取先机和占据高度。就像面临强大而成熟的敌人时
据相关资料显示,美餐走的是呼叫中心路线,现在客服就有20多个人了。在低客单情况下,这种模式注定是走不通的。而饿了么也有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饿了么犯了两个最严重的错误。一是订单处理自动程序程度不高;二是发展节奏没控制好。客服差不多也有10人了。相比之下,开吃吧公司走的是软硬件一体化的道路。开发出专门适用于餐厅的系列订餐机,信息不走互联网,走本地局域网。客户一走进就餐环境,就可以直接连上信息,点餐用餐结算,非常便利。据熊建国说,饿了么,认识到客服人力成本问题之后,也向开吃吧定制了几台机器。
也许,如果真有战争,不一定只限于几家,更多地是看不见的对手。高手就诞生在认清大势的人群中,至少看清幕前幕后。实际上,认真感受一下整个餐饮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对于一般客户,如我和我的朋友订餐,我们在乎的就是订餐平台的安全、快捷、便利和全面,也许这与公司内化的标准化并不直接一致,但很迫切。
或者说一个行业的领跑者,是否真正为用户带来新的生活体验,还是否撬动了餐厅现实中的一体化进程,这或许是个随着实力,兼顾二者发展的问题。
总之,交易额6亿元、员工200多人、加盟餐厅数约50000家,饿了么很明显已经走的这个行业的前面。但是只要有做梦的人,就仍然会有一群又一群努力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人,不在创业,就在去创业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