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把孩子变成什么——访CKA主席东方渝(二)

标签:
肌动学东方渝孩子杂谈 |
分类: 企业 |
http://img.zgkjzx.com/public/upload/images/2013/01/16/780e5bfdf76bdf215a3c997aa5a6ac9e.jpg
“真正震撼住我,使我惊醒的是我两岁的儿子。记得那一天,儿子老是不听话,惹火了我,一时性起,抡起巴掌,狠狠揍了他一顿。不过,儿子的哭声,迅即引起了我的反省。当时我就想:‘我在干嘛?我究竟要把他变成什么?’也许,因为我本身是一个老师,职业的敏感以及初为人父的双重身份,引导我去仔细深刻地分析了这种问题。很快,我就清楚了,除了生命是我给予他的,其他一切都应该是他自己的。所以我决定,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他……”
他说,自己家乡,爷爷一辈的很早就独立了。爸爸十八岁也独立了。他对自己的印象更是非常深刻,那一年,他十岁,因为一件小事情,又挨了父亲一顿痛打,当时他脑门一热,直接就去自杀了。当然,庆幸没死掉……但是,这件事情之后,他第一次真正地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也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应当为自己做决定。他决定,一定要离开家乡。真是刻骨铭心。当时他读四年级,成绩倒数,半年之后,五年级他的成绩一跃成为年纪第一……
正是回忆起这段经历,他开始换一种方式对待自己的儿子。对待儿子,他就开始耐心教育。给儿子买的东西,会告诉他一些是正常的,一些是超出正常的。“比如说,最近有一次,两个月前吧,我带儿子去超市。我给他买了书、文具,一些营养品等等,不料他自己看中了几款玩具,死活要买。于是,我跟他讲理,文具、营养品等等是爸爸目前必需给他买的物品,这种需求是正常的。但是玩具不是必须买的,这种需求是超出正常需求的。讲了很久……当然,后来,他妈妈给他买了。我就告诉儿子,必须感谢妈妈,因为这是超出正常需求的……以后也要记住,感谢别人对你的付出。”
笔者笑着问道,“真这么有效吗?”
“只要你自己的意志坚定了,长期不间断地教育,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比如说,最近,儿子对我说,他没有房子,问我能不能给他买一个。我对他说:‘我只给你妈妈买,你的房子需要你自己买。’他点点头,说要挣钱给自己买房子……”
同时,他告诉笔者,在香港的时间,曾经仔细比较了大陆和香港孩子。大陆孩子,给人的一般印象是娇生惯养,父母溺爱。当然他也见过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大陆孩子什么事情都处理地井井有条,很有秩序感。至于香港孩子,最鲜明的就是危机感很强,但是总体感觉缺乏大度,比较小气。
他若有所思地说到,自从深入了解肌动学之后,他更是认识到,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了,这意味着,这生命不仅身体独立,精神、思想也是独立的。如果硬是依靠一种外在的力量去规则,更可能的是压抑和激发对抗,以至于酿出一幕幕家庭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