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台、大服务——优惠政策可以这样玩

标签:
软件所平台罗明雄杂谈 |
分类: 企业 |
小平台、大服务——优惠政策可以这样玩
集腋成裘,意义不言而喻。更叫人惊讶的是,走进这平台的主战场——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A座二层,这看似不可思议的圈子能量积聚,竟然出自一家新成立不久的软交所之手。那么创业者或者投资人是如何具体走进这里,而这里又掩藏着什么样的故事玄机呢?以下从软交所罗总说起。
罗总的故事
因为一直接触罗总,所以就写他吧。
罗总真名罗明雄,软交所副总裁。第一次把姓名与本人正面对上号,是在北京团市委主办的北京市青年创业工作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上。那次大会,集思广益,到会的20余名企业家、投资机构、投融资负责人激烈交锋、热切讨论,讨论了企业生存和服务、创新创业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政府购买公益等等众多当前棘手,现实的企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就是那次大会,像很多人一样,罗总畅所欲言,直接点出诸如目前很多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并且坦言据他所知,投资人很难对创业者说真话的尴尬现实处境。并且从软交所公共服务型平台自身的定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试行的途径。
创业者如何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
故事一,给员工打工。我们见过一个创业者,在中关村成立了一家IT企业,没想到一年辛辛苦苦忙里忙外下来,财务结算时发现。交了几百万税,再是近千万员工工资福利,真正剩下给自己的并不比一个高级工程师多多少。
知情者戏谑说:他这一年就是在给税务部门打工,给员工打工。
故事二,用原始股换成功率。一名参会的资深人士告诉大家,为了阐释这个问题,他们专门在清华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有关创业者的会议,在当时参加的一百多创业团队中,通过问卷及交谈,发现绝大部分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尤其是发展初创型的企业,都非常愿意用自己公司3~5个点的原始股,去交换10~15%的成功率。
前一个故事,研究人员发现,创业者无视所有资质申请,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更是没有享受过什么政策的优惠。第二个故事困难的焦点在于,怎么认证这些成功率。原始股是具体现实的,成功率则是抽象大略的。
或者换一个问题,具体创业注册企业过程,谁能说清楚?
第一步,核名,租房;第二歩,编写“公司章程”,刻私章(法人章);第三步,到会计事务所领取“银行询证函”;第四步……一直到最后第十步,申请领购发票。软交所前几天刚刚主办的“创业你所应该知道的事暨企业服务平台交流座谈会”上,一张公司注册具体流程形象图吸引力大家的注意力。
现实中,很多创业者创业有两种原因。一是找不到工作,二是想做成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他们中每年都有不少人重复上述的两个故事经历。
而软交所,想告诉大家的就是如何在现有的政策范围、框架体系下,最大化争取企业成长发展的空间。比如如何具体租房、选址;如何选用公司名称,尤其是如何调整适应包装公司经营范围及领域等等方面,都融进了他们自己大量的工作。他们就是专门研究政策、律法条规、环境趋势等等,帮助创业者,从而也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平台的价值和意义,真正抵达一种多面的共赢。
甚至有的企业十几年的负责人,听完后当即感言,优惠政策可以这样玩。
罗明雄的时间是有价的
在“创业你所应该知道的事暨企业服务平台交流座谈会”上,面对罗总。记者问:做了如此多的公益活动,你们的经费怎么办?回答:除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外,我们的许多深入的项目都是择情收费的。记者再问:针对创业型企业做的大量工作,附近团队也许还可以参加免费的创业秀、进行交流、评估甚至融资。但是比如,房山、怀柔、平谷等地,或者北京五六环边上较边远的创业者,软交所会去服务他们吗?回答:我去北大、清华等学校的演讲都是免费的,但是对于企业,我们可以上门,不过还是要收一定费用的,不用多,每人收点,有一两百人参加,除去会场等费用之后,有一点富余就可以了。记者继续追问:笔者朋友有一个公关类型的创业公司,想知道能否进行资质审核?具体收费是多少?回答:需要当面详谈。
……
最后,罗总笑了笑,幽默地说道:罗明雄的时间是有价的……
罗总充满激情、悦意进取,但是说他是一个学者,那么错了,其实他是一个商人。不过如果说,罗总就是一商人,那么又错了,其实他是一名智者,而且是抵达了某种境界的人,尽管很多时候夹杂着令人诸多的不适。就像在他睿智的脸上,却不时闪过几丝狡黠的目光一样……
小平台,似乎越来越有力做成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