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几年的创业反思——创业者一定要读

(2012-10-08 16:16:14)
标签:

创业

杂谈

分类: 企业

十几年的创业反思——创业者一定要读的

【导读】出国、考公务员、进外企……或许人生大道条条通罗马。但是如果你创业,你会发现这真正是一条投入产出很不成比例的道途。巨大的风险,考验的不仅仅是勇气、胆略和和才气,还有机遇。

http://s4/middle/63517a28tcb87dbb40353&690

几天长假,发生了很多事,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几个创业朋友带给的讯息。他们对自己创业的反思。通过自己的经验,[1]他们强调,创业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定要找准商业定位

找准商业定位,在于要找准一个适合于自己的,简单、清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在这里指,你通过自己的知识、技术和团队,努力可以完成的一件工作,这件工作可以持续和发展,并且获得利润。

比如说,立足于搜索引擎,建立了一个全面完善的百科知识库,依靠竞价排名、广告、点击实现盈利的百度。立足于即时通讯,打造了一个庞大的亲友互动交际圈,成熟了一种在线交流模式,依靠会员制、游戏、广告等等盈利的腾讯。还有立足于网络安全,占据了浏览器近30%的市场,建构了杀毒、防火墙等系列产品,依靠在线广告及互联网增值业务创收的奇虎360……

这些都是在说明,你的立足点,你的盈利途径,非常重要,而且都必须是市场检验通过。商业模式一旦建立,就必须全力做大做强。并且随时关注行业变化业界动态,合适的时候,从跟进变化做到引领潮流。业界说“只要不是第一,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当然,产品存活,突破一个临界值之后,创业者自身的鸡蛋也可以考虑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不过,如果你能做到微软、苹果那样的,也许就不必了。

必须管理好人事

“在这么多年的创业经历中,我没有做好这一点。”朋友坦言。实际上,很可惜,太多创业者,情境相同,没有败在别的地方,而是败在自己的人事管理上。这也是今天的创业者应当多加注意的。

管理人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古语“得人心者得天下”、“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对人才需求的极佳表述。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必须集体作战尚且结果不明朗的今天,在方向和战略确立以后,一个团队战斗力的重要性就立刻显现了出来,变得格外重要、甚至常常是直接事关生死。

今天的管理者,要想获得人心,得到好的员工,或者是有好的事业;或者是有相当的物质性的许可条件;或者是两者都有。之外,开放人性的条件、自由、客观、公正的办公环境将占有很重要的成分,这些在创业最初时刻,往往一锤定音,成为好员工的心声。拥有巨多好员工的创业者,自然就离成功不远。

管理团队,初期,首先必须明确任务,以事情或者项目来管理成员。其次确立好分配规则以及晋职规则,这是非常重要的创业辅助。最后,做到盈利并持续扩大追求。临界值之后,按照规则出牌、以职位来管理,比较合理,省事省力。

管理切忌混乱。管理混乱的本质是工作失序,第一是职责混乱,第二是分配混乱,第三是诸如外来、高层引发……等等混乱。此外,管理过程中,公司管理层人员切记与公司员工产生太多除了工作之外的事情,尤其是与异性员工之间。这是一个很尴尬、无奈却又很铁冷的现实。除非创业者压根就是来游戏人生的。

总之,要想管理好一支团队,顺理好队员关系非常重要,至少在早期,越简洁越好。透明的法则越管理越顺,混乱的规则越管理越混乱。

如果你真的着眼远方,很多事情,将如刃而解。

财务管理要到位

财务,是创业能够走到哪里的切实保证。一套非常到位的财务管理,将起到非常一般的作用。换句话说,一个好的财务管理,往往是在关键时刻拯救你的公司。

财务关系,是事业关系之外,具体连接、支撑着一个团队、一家公司,将创业进行下去的事实纽带。人心由财务聚集。财务,貌似几块钱的关系,仿佛很简单,实际上这里面险象环生,很多事情怄气、很多员工负气,这里往往就是根源……

创业者往往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一是公私混同,公司的钱和私人的钱混在一起乱用。二是随时干预公司财政,打乱财政既有安排、部署,人为制造混乱。三是率性花钱,该发的钱却有意无意进行拖欠、并即兴罚扣员工所得。赏罚总的说来监督缺失、不分明,难以服人和让人安心,更不用说收买安抚人心。实际上,这些都是在财务管理上误走歧途。而歧途,无一例外,都是预示将为此付出更多……

创业者,任何时候都得明白。你的事业即使再好,你的团队你的员工,影响他判断的,关键还是通过你的财务管理和财务表现。更何况尚处于早期奋斗阶段的创业……

足够的事实说明,财务管理,没有捷径。诚信人性、清晰明了、快捷正确、责任到位的财务管理,才是真正的捷径也是坦途。


此外,创业者有一种很深的情节,即创业者很难对创业说再见。

出国、考公务员、进外企,中国目前,在题海中坚持最后脱颖而出的每个人,貌似都有很多种选择。但是如果你选择了创业,就注定了许多的前世夙缘。因为,尝试过创业的人,很难会真正放弃,只要有机会,只要不是特别蹩脚,一般都会再次为之心动而行动。当然,社会竞争源于资源的竞争,而在资源竞争中,人脉、资本和学识技术都将是自己征战这个世界,某一个坚实的出发点。只要具备其一,你都会轻松很远。如果都没有,也不用急,只要你辛苦肯学习,并且坚持不懈,也定会有自己的收获。

比如说朋友之一,曾是首都某著名高校研究生,毕业后呆过多家国家事业单位。零零年下海时首先申请了一家文化企业。这其中,单独或者联合他人,先后出版过系列知名图书。随后强势进军教辅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遍及数省市的直销系统,鼎盛时期,单位的年度新书招商会,与会人员达到近千人。一度与著名的几家出版社同时合作出书,赢利颇丰。

大约2005年左右,网络兴起以后,图书行业整体开始走下坡路,呈现出夕阳颓势。当然,市场还不时有一些优秀的图书文化企业崛起,成为追捧新星。但是对整个市场已经无事无补。图书的利润逐渐微薄,更主要是很多事情细琐重复繁杂,朋友心有疲倦遂一时头热卖出股份退出。

朋友休息了一年,发觉自己有激情的还是创业。于是定了心依托一家大型媒体创办了一家公关公司。一路走来,也做了无数的事情,从与地方省市合作,宣传地方城市;到与知名景区合作,推介实景演出;再到与某大型500强企业合作,甚至做到北京总代理……而且他们一边还做会展,借助合作媒体声势,做大做强了XX企业论坛,以致于在某省会城市主办的参会企业非常之多,给很多人留下印象。

后来,合作媒体奉命撤出。事情急剧减少,团队面临尴尬,很多人纷纷选择退出。又勉强维持了两年,终于,在这个假期,痛定思痛选择完全撤出。平心而论,这已是一个曲奏的尾音,多少有点灰溜溜的感觉。当然,朋友刚打电话过来,他们又汇聚了一批力量准备东山再起。

[1]本文有所隐略。


首发:http://www.zgkjzx.com/html/kjzxgc/2012/1008/10419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