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里巴巴76亿回购:全球最大私募融资为哪般——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

(2012-09-18 18:42:38)
标签:

阿里巴巴

雅虎

回购

马云

融资

分类: 企业

 

阿里巴巴76亿回购:全球最大私募融资为哪般

——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

 

【导读】阿里的问题就在于占据先机的时候、资金不够;而当资金眼见差不多的时候,主导权又不足。怎么办,是换一种思路,还是血拼一条道路出来……

 


 

今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出价71亿美元回购雅虎所持20%股权。913日,雅虎表示将出售所持阿里巴巴集团20%股权,不过要价76亿美元。从其2005年近10亿美元等出手购进46%的股份,到今天一半售价70多亿美元,不到七年的时间,回报翻了至少十多倍。至此,毋庸置疑,雅虎对阿里巴巴的看好,已经写下了其对外投资非常成功的经典一笔。

 

事实上,阿里巴巴是国内企业融资的顶尖高手。

 

阿里巴巴的整个历程其实完全就是一部融资成长的历史。其目前整体估值已经高达到430亿美元,已很快就融资超过80亿美元,而这将是今年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私募融资。这或许也是全球资本市场对其巨资私有化麾下B2B公司成功不久,迅即76亿美元回购雅虎的一种呼应?也是对坊间早先预计依据其公开的财务状况,不可能完成回购的另一种问题解答思路。

 

资金问题或许已经不在?其实,阿里巴巴一路走了那么多路,这次不仅是必须的,也是无需过多担心的了。

 

早在19999月,正式注册当年阿里巴巴即完成了第一轮投资,融资约500万美金,三个月以后又成功融资2000万美金,年后又融资500万美金,以这三千万美金起步。2004年融资8200万美元,2005年获2.5亿美元现金投资,并于当年实现税收2.548亿元,2006年的营收已经接近20亿元。截至2011930日的2011财年,阿里巴巴集团实现净利润3.39亿美元,总营收为23亿美元。

 

第一次上市质变,是阿里巴巴旗下公司阿里巴巴网络,200711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募资逾130亿元。不过也许阿里的在港上市并不成功,甚至至今被人认为是个悲剧,所以今年初,阿里巴巴以当初发行价13.5港元/股,总计约190亿港元,成功私有化旗下在港上市的B2B公司。

 

不过,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1999年创立时凑集约50万元,到3千万美元,到目前整体最高估值430亿美元……从最初的几个人忙里忙外,到宣布调整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为七大事业群,组成集团CBBS大市场,拥有淘宝、天猫、支付宝、聚划算、CNZZ……等13家旗下公司。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这将告诉世人一个怎样的故事?资本和资本运作又演绎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尽管岁月时光流逝,但是这一切已经烙印在了许多人的心中,无法再轻易忘却了……

 

……

 

这些,无一不说出了阿里巴巴的精彩,事实上,只要轻轻地顺其痕迹探寻,就会发现阿里巴巴从最初就志存高远,桀骜难驯、绝不会甘居人下,很早就立足产业链,旨在打造系列公司集群,大有吞并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当然也是抓权捞利,失策、经验与学费的积淀,最终总会是让除了相当核心管理层外,谁也无法轻易站在这系列公司的背后,最核心层化整为零、挤占市场的智慧堪称一代商战楷模。

 

这么多年来,阿里巴巴最聪明的,就在于在资本市场,用别人的长处武装了自己的弱点。这一点,长久以来,都令他的对手不得不点头诚服。这不是简单地机遇、胆略、或者吃苦耐劳的问题,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以膨胀的欲望、不断试错不停总结经验、屡败屡战的气魄之下大的系统的人生绸缪……

 

但是问题恒在。有利益,就会有争夺;有争夺,就会刀兵相接。阿里的问题就在于占据先机的时候、资金不够;而当资金眼见差不多的时候,主导权又不足。这是很多创新创业公司所经历的相同历程,既是学费、为早期的经验不足买单;也是对时运不济之时的无奈之举,在后来壮大有能力后下血本进行的弥补措施。

 

实际上,尽管传言阿里巴巴集团上一会计年度的利润是2.7亿美元,尚不够阿里每年7%左右约计4.9亿的债务利息……必须庆幸,阿里巴巴已经站在了一系列同类型公司的顶端,浮出头了。否则仍将是路漫漫兮,换句话说,很多公司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尸骸累累……

 

而这次资本动作的深层原因,可能仍然逃脱不了大家的分析。1、实现整体上市,打造一个全业务链商业帝国,这是阿里一个激励人心的目标。反观其一直通过发布利润数据来强调该集团快速增长,可以窥见其热衷集团上市的心机。2、重新洗牌,改变持股比例,调整各种关系,马云及管理层取得了阿里集团的控制权。想想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代枭雄,扫平南方,一手缔造了杭州电商之都的一把利刃,怎么容忍大权始终操控在人家手心,是可忍孰不可忍?3、反收购,争取资本运作的主动权。4、高于市场价回购,既是对投资者的回报,也是维护公司自身的声望,留下一个好信誉,为下次上市做准备。5、暂时避开公众的监督,避开一系列法律的苛刻琐碎的严谨细致的监管,守住机密、放开手脚运作资本。

 

融资,是为了抢占先机;回购是为了掌控主导权;两者都是迅速走向膨胀的财富之路。上市,是为了钱;退出、回购,是为了钱; 再次筹谋上市,还是为了钱。实际上,很简单,一切只不过是一枚棋子,在高明的游戏者手中来回翻腾罢了,这干瘪的游戏者进进出出,不断地膨胀壮大,直至腰缠万贯、真正成为商界巨头。不得不赞叹,几千年了,中华文化还是惯常尽检好的说,朝恶的做。位低,空手套白狼、四两拨千斤;权高,玩太极,炼成乾坤大挪移。一句话,经济界最现实的英雄,似乎都被逼成了一个个玩弄资本的绝世高手……

 

这些年来,经济界的表现,也如同是在同时修炼绝世神功一般,时不时令人啼笑皆非。好在许多大师们一直坚持、坚持、再坚持,或者说至少在电子商务这个领域,阿里巴巴的经历,全面反映了一个白手起家、借力发挥经历曲折最后大获成功的奋斗者形象。

 

最后,也许就像阿里巴巴从来都是一个极会融资的大户、顶尖高手一样,资本的任何动作,目的很明确,只是为了发展或者更多的利益。其他的,也许任何东西都是策略,没有什么不可以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反悔的,一切仅凭需要就足以……熟悉了这一套,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和理解这些人,也才会真正读懂中国商战风云。

首发:
http://www.zgkjzx.com/html/kjzxgc/2012/0918/10143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