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讨价还价的虚伪
(2011-12-26 12:51:40)
标签:
韩寒自由自由创作松绑公平正义司法 |
分类: 时评 |
韩寒讨价还价的虚伪
今天凌晨五点半左右,韩寒发表了关于革命、民主之后的的第三篇文章,即《要自由》。他自己总结说在《谈革命》里原是要说明每个人的自由是不一样的,在《说民主》这篇文章里,本意也主要是想说明民主、法制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尽管看过文章的人都知道这只是避重就轻,或者至多只是从一堆腐朽中挑出了根吧勉强能用的家伙充门面,但也的确是表明,韩或许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疏漏了,只是碍于面子没有露骨承认罢了。在《要自由》这篇文章里,他首先清醒的是“再打折,东西是不会白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这无法改变的前提之下,那么为了更好点的结局,就必须自己亲自上场讨价还价了。
想起不久前周立波在亲历的香格里拉事件中表现,先说要做斗士发布几套抗议声明,随后周又说由其妻予以删除,至于事情真相,则始终未明。当然韩寒有点不一样。他在第三篇文章中终于落到了地面,想要讨价还价了。
他讨价还价的目的:首先鲜明恳请新的一年“更自由的创作”,由此他小心翼翼地站在自己文化人的角度,没有用更刺激的XX自由或者XX自由,甚至也没有写成创作的自由,而且严格限定在自己“我”一字上。尽管这一认识不深刻观点也早非自主知识产权。他痛楚,文化已使我等文化人抬不起头来。顺道调侃般指出“说中国文化没有管制是太不诚恳”,终于恳请官方松绑。
让人感觉,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到的虎或者狼,没有可说的。看的人一路惊心动魄,是韩寒的地面着实不容易,还是羊就是羊的味道,或者说狼在老虎前也仅是只羊。这样的调子很容易逼得人无限感慨,正义的东西为何就这么心虚,扭扭捏捏的,一番蔫头蔫尾的样子。而且名人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何堪?
讨价还价的条件:自己承诺了“三个不做,两个只做”,期望文化界和官方产生一个约定的底线。但是,这个底线是什么,谁来监控,谁来操作,谁是裁判员,运动员又是谁,可信度、公信度如何?诸多难题都没有解决,只是单单提出,就形同虚设,白浪费了精力,当然赢得了一片冒失的叫好声。好是好,但看了进一步就会噎住了无语,这实在是像极了只写给外星人或者仅为前两篇文章招来的批评人士用作辩护用的,太一厢情愿,太扭捏造作了,矫情严重。韩自己在《说民主》一文中曾说过,文化界是“放大的统治者的焦虑,而人家完全没考虑你的问题。”在这里,韩更是犯了同样幼稚的错误。
讨价还价的决心:给出了两三年的时间限制,如果未改善,将亲临此后每一届作协或者文联全国大会时,现场或门口,进行旁听和抗议。还声明只他一人,没有同伴,也不会煽动读者。这更是一个自诩了解现实、深谙国情的人幼稚表现而引人哑然失笑。真是这样,简直不可理喻。为什么会这样了,这是抗议么?如果是,这与一般的上访或者请愿有什么区别?君不见,年年月月那么多申诉、抗议,有多少的结果?何况松绑这么庞大的述求?
尽管韩还强调以上是基于他的专业领域的个人讨价还价,但是事实其实早已经注定了,如果这样,最后的结局也很可能只是一场作秀,因为在一场没有裁判,对手完全不均等的竞技中,用不着探讨最终的胜利。
……
哎,千言万语,这片生我养我的大地,希望您真正听懂我的心声,明白我的苦难;同时,社会公知贤良们能真正地担起肩上的道义,而不是忽悠和单单寄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