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与我这个年龄看似不太相符的爱好——听评书。我这么说,是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评书已经成为老年人用来打发时间的专利了,在年轻人当中的地位可能连戏曲都不如。不过要说起来,评书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中华文明历史的传承,评书可谓功不可没。尽管现在这门艺术有些没落,但其形式之影响仍旧很大,当今的热门节目《百家讲坛》,其内容和形式与当年的《电视书场》就颇为类似。
说到《电视书场》,这可是央视的一个老牌节目,可惜它的地位一路下降,从1套改到3套,如今已经沦落到只能在11套播放的境地了。不过我看评书、喜欢评书、了解评书,还真多亏了这个节目。下面,就跟大家说说影响我的十部评书。
康熙大帝
这是我听的第一部有印象的评书。说书人是谁我忘了,但是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就是评书的末尾讲到周培公劝降王辅臣的那一段,王辅臣又是又锅,又是刀斧手列队,想将周培公吓倒,但周培公不为所动,最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其说降。正是这一段让我开始对评述产生了兴趣。
薛家将
这是单田芳的经典评书之一,也是让我真正喜欢评书的一部作品。这部书从薛仁贵、薛丁山讲到薛刚、薛魁,虽是戏说成份不少,但却是想当精彩。我这部书主要听得是后半段,讲薛刚和他弟弟为保李显和李旦开始对抗,白文豹被杀更是令矛盾激化,最后还是樊梨花出面化解了矛盾。后来孙岩讲过一个《薛魁传》,但精彩程度远不及单田芳的这一部书。
镜花缘
这部书是田连元讲的,讲的是唐敖、林之洋等人周游海外的奇闻轶事,援助对那些奇人异事的描写已经很精彩了,变成评书后更是引人书胜。而且这部书也让我认识了田连元这位大师,他说的书很有韵味,很耐听。听完这部评书之后,我很快去买了原著。
龙公案
这是我最喜欢的评书之一。讲的是明朝的武侠故事,马清风、公孙朗、宋玉、龙宝山等主要人物各个形象鲜明,武侠故事也是非常精彩,跌宕起伏。可惜的是这部书在电视书场播到二百多回突然停了,后来再也没有播了,让我觉得非常遗憾。
罗汉擂
这部书是已故评书表演艺术家王林茂说的,也是一部武侠评书,讲的也是明朝中期的故事。焦点就集中罗汉擂上,陈友谅后代的势力派出了武艺高强的罗汉们来对付明朝,而明朝方面也最终找来高手接招。可惜这也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感觉是意犹未尽。
三开保险箱
这是一部现代评书,也是张少佐的成名作。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哈尔滨的中共地下党员潘天华三开保险箱最终获取日本特务名单的故事。故事写的很好,书说得也很好,我至今对其中很多场景都还记忆犹新。地下党员和日本特务斗智斗法,颇为精彩,如果将其拍成电影或电视剧,肯定会很有看头的。
三国演义
这部书是在辽宁卫视播的,说书人是袁阔成。这部书很长,我断断续续听了一些,在这之前也看过三国演义的原著,不过袁阔成的评书还是很吸引我,让我每天中午坐在电视机前听这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我觉得,把他的评书精简一些在百家讲坛播出,说不定收视率比《易中天品三国》更高。
舍命的儿子
这部书是何祚欢讲的,讲的是民国时期汉口一个企业家发家的历程。具体的故事印象不太深了,不过我却从中对老汉口有了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何祚欢带有汉味的评书也是颇有特色的。
童林传
这部书我是听的张少佐讲的,武侠故事,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童林从小在高人处学艺,出山之后又进了还是王爷的雍正的王府,但危机也随之而来,他所面对的对手实力越拉越强,而他也不断学艺。到了下部书当中,上部书中的四大名侠已经根本算不上高手了,甚至连董乾也有不占优势的时候,整个故事悬念不断。我中间有一段错过了,但大部分还是听到了。
隋唐演义
这部书我是听田连元讲的,上部书讲到了瓦岗山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一年之后开始播下部书,我觉得一天一集太慢了,就到网上下了单田芳版的一直将其听完。故事不用我多说,很经典。不过对于书中力图表现的几个英雄形象,比如秦琼、单雄信、罗成之类,我倒并不是很喜欢,反倒是对靠山王杨林印象颇深,觉得他称得上一个英雄。另外程咬金的形象我也十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