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深圳新闻网发帖称,每月定存500元30年,到退休时足可自己养老。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深圳市社保局新闻发言人黄险峰说,那种说法很不靠谱,一旦被误导而付诸实施,将无法安度晚年。
网民:自己养老比交社保更靠谱
深圳新闻网“我说深圳事”上“王不福照”的网民发帖《自己养老比交社保更靠谱》。该帖称:“不想麻烦国家了!25岁工作,不交养老金,每月存500元,工作30年,以第一个5年零存整取,计32287.50元,第二个5年3万多整存整取计39955.78元,再加5年的零存整取32287.50元就是72243.28元,这样30年后,55岁总计可得381203.44元,存5年定期可得利息90535.82元,分到每月是1508.93元,和现在的养老金对比一下,少吗?你才55岁,再等5年拿自己存的退休金,每月就可以3376.23元,而你的本金还是38万多,自己挂了可以留给子女,我看也别给国家添麻烦了,都自己养老吧。”
该网民还跟帖道:如果算上公司要交的部分,实际上每人每月要交的各种保险和公积金不少于1500元,如果每月存1500元,你到55岁可以有5000元的固定收入。这还是存银行最简单的理财,还有很多收益更高的理财工具,实际会比这个更高。
这篇网文得到了很多网民的支持。
社保局发言人:个人抗风险能力很低社会共济才是出路
本报记者昨日下午联系到深圳市社保局新闻发言人黄险峰,请他就这一观点进行分析。黄险峰说吗,从个人养老到家庭养老到社会共济,是历史的巨大进步。香港只有强积金计划而还没有覆盖全社会的社保体系,已经有很多人呼吁建立社保体系了。深圳相比之下还有所超越。仅仅依靠自己储蓄养老很不靠谱。因为面临诸多风险。首先是通胀风险,物价上涨、工资上涨都是其体现。我们的父母辈,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月只有50多元工资,90年代末,到了1000元左右。即便以最后退休前的最高工资1000元计算,30年工龄不吃不喝也只能存30多万元,现在看,30多万元是不足以养老的。上世纪80年代初的那些万元户,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了,能靠自己的储蓄养老吗?其次,个人生病、工伤等意外需要的救治费用,个人储蓄更无法应付。
黄险峰说,国家建立这个养老制度,是下了很大决心、投入了很多钱的。对养老金,国家有财政兜底,财政部有最后的支付责任。这是国民的福利。现在还有一些发达国家都没有做到全民养老。中国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方向没有错,取得的成绩不容否定。不能因为社保制度存在不完善而否定甚至倒退。
个人养老的抗风险能力很低。黄险峰介绍,为了抵御通胀,现在社保退休金也在水涨船高,不断提升养老金水平。现在退休人员没有一个抱怨当年缴得多现在拿得少,反而是抱怨当年缴得少现在拿得不够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