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住了!官方突发一重磅声音
(2021-01-13 17:20:54)
标签:
官方微信wlzx0030 |
分类: 盘后点评 |
一、大势研判
今天这种分歧,或与社融数据确认见顶有关。央行数据显示,12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1%,社融规模增量17200亿,预估为21850亿,前值为21343亿,表现均低于预期。央行12月的货币脚刹车踩得挺猛,对于市场而言,流动性收了,货币政策偏谨慎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有色、资源类跌幅居前了。
其实,近期我们也一直在从资金的态度去观察这个市场趋势。比如南向资金的大规模流入港股市场,仅半个月规模就超千亿。在这波机构抱团行情中,资金越发感觉A股贵了,而对应的H股要便宜得多。
同时,我们也指出,“抱团-老基金业绩好—发新基金—买原持股—业绩更好—继续发新基金”的模式,可能会遭遇资金断档的风险。过去的2020年,公募募集的资金规模超17、18、19三年的规模,这跟宽松流动性有关。而进入到2021年,尤其目前社融数据见顶,今年的募资规模恐会腰斩。这对于抱团行情是尤为不利的。不过,也可能会出现更为极端的抱团行情。因为钱更少了,资金只能选择更少量的个股去抱团。
从盘面看,中字头大象股近期表现较强,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指数的下行,这是一种改变,令市场看到高低切换的可能性。那么,资金从锂、钴、镍等为代表的资源股流出,而芯片为代表的科技则呈现跷跷板的轮动。长电科技、中环股份、兆易创新、北方华创、华天科技、和而泰等走出了持续性。
刚刚,从中汽协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全年汽车预计销售2600万辆,新能源汽车预期销售180万辆。其中,中汽协表示,芯片短缺从12月份下旬开始,对2021年一季度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有可能会对二季度产生影响。近期出现的芯片供应紧张问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全球汽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运行的稳定性。
目前,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含量越高,意味着芯片需求量越大。随着5G通信普及,以及消费电子需求的日益快速增长,用量呈倍数增长,且单价也较高。而芯片紧张,意味涨价预期,则相关个股的业绩有可能超预期。
这样,结构性机会看低位的科技补涨,当然,有底仓的话,高位抱团股也可以通过高波动来做T。进入春节前,业绩的属性需要越发重视。同时,也需要谨防类似道道全这样的年报业绩雷的出现。
二、主线分析
消息面上,虽然汽车业正在从疫情中复苏过来,但汽车芯片的短缺已迫使车企开始减产,且范围已扩散到全球。福特、丰田、菲亚特克莱斯勒及日产等车企8日表示,由于半导体短缺,他们将在本月减产。分析人士表示,如今大多数汽车都至少需应用40多种芯片,而高端车型更是多达150种,只要有部份缺乏,就会影响生产。
【科技/OLED/消费电子/业绩】
【年报业绩】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