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幼儿园教育育儿双胞胎男子汉哭 |
分类: 超越的日子 |
刚刚4岁的超,有天从幼儿园回来,很认真地问我:
“妈妈,男孩子不能哭吗?”
我也很认真地回答他:“不是这样。不管是超还是越,还有爸爸,
伤心难过的时候,痛的时候,感动的时候,高兴的时候都是可以流眼泪的,
哭不是错事,不是不允许的事。”我搂过超和越,希望自己的话他们能听懂。
“老师说,男孩子是不能哭的。”超仍旧很认真地对我说。
在第二天的联络簿里我很详细地和老师谈到这个问题,老师的回答也是十分中肯,
我们各写了两大页。她说不是禁止孩子哭,而是想培养孩子的倾诉能力。
3~4岁的孩子,在遇到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往往不会用语言说明原因就大哭起来,
老师是希望他们在哭之前能够说明原因,这样也可以和老师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
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之后就是如何让四岁的孩子理解“男孩不哭”这背后的深意了。
日本的学校职场,有一种虐待和欺负弱者的恶习,当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被欺凌者的原因多种多样,反抗的方式也有积极和消极两面,
至今依然是日本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和妹妹聊起来时,她说爱哭的孩子被欺负的比率也比较大。
但是她也对我说我那个帅气小外甥也一度成为班里某几个孩子的欺负对象,
原因很好笑,就是因为女孩子都喜欢我外甥,叫他王子,只和他玩。
后来老师和小外甥联合起来抵制了那个势头。
超到现在依然很爱哭,遇到事时,第一件是想着大人可以了解,
我常常反省自己,对孩子的疼爱是否有些过头,他们每个细小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
往往从哭声中就能分辨出是病是痛还是生气,所以他只要向我哭,就会得到我的裁决。
但是外面的人不是这么每时每刻在关注你的,虽然只要超一哭,
喜欢他的小女孩就会跑过去拿着纸巾一面给他擦眼泪,一面搂着他安慰,
小男朋友们就会一付要拔刀相助的样子(真心感谢这些对超越这么好的孩子们),
我还是希望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该说的话说出来。
超越是很乖巧的孩子,很少犯错(我并不严厉要求),每次有些小错,
没等大人说,他们自己就会意识到,并且会很伤心难过。
有时训他们,越会立刻跑开到大人看不到的地方憋住眼泪,
超就容易彷徨在大人身边想着补救。某次旅游时,玩过桌球,
爸爸要求他们收拾的时候态度严厉了些。收拾好之后,
超走到我身边,很委屈的说:“妈妈,为什么总是我挨说?大家总是生我的气?”
我听到真的很难过。爸爸其实对儿子相当慈爱,只是有时训话时没有那么细心,
不是特别针对,结果在身边听训的超就会感慨多了。
抱住超和他解释了一会儿,孩子终于理解了,可是眼眶却红红的眼里噙着泪。
男孩子再乖,总是淘气的,相比起来,越比较能控制“度”,就是基本不会过度,
所以他挨说少也有他的理由。儿子常常问我:“妈妈,你生气了吗?”
我其实很少生气,说实话,看到他们的脸气都消了一半了。
但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了有危险的,对人对己会造成伤害的事,
我是会很严厉并反复地说给他们的。我现在很控制对超的批评,
但是又觉得这样对遵守教训的越不公平,对超如果不能及时提醒也不是好事,
所以我也在和他们相处时随时衡量着这个“度”,每次严厉的批评训斥后都要有事后的疼爱表示。
越从我听到超说的那句“老师说,男孩子是不能哭的。”的话后,就很少哭了。
不管多不好受多痛,他都会忍着,唯一哭出来是觉得自己委屈的时候。
他忍耐的表情让人看着特别揪心,眼圈红了泪花泛了,小嘴要瘪了,
却还故作笑容,那个感觉真的很...虐。实在忍受不住,他会拿看报纸,穿衣服来遮挡,
眼泪还是要流出来时,就会跑到楼上或者别人看不到的角落,再或将头埋在我身上。
最好笑是兄弟吵架,有次看到越训超,说他不该不听话什么的,把超训哭了,
超就对着越哭。越一看他哭自然就嘴也瘪了,眼圈也红了,赶紧抄起身边一本书看,
忍了半天,看超还在哭,自己就挂着眼泪讲起笑话来,超一听立马破涕为笑,
然后两个人对望着一面流泪一面大笑起来。我和超越爸常说为他俩打架操心最不值。

儿子,希望你们的每天都是笑容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