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环保生态网】5月5日,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开始为实施“水棺”作业做准备,打算将反应堆安全壳和压力容器一同注满水降温。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胜俣恒久曾于3月30日表示“不得不将其废弃”,距今已过去1个多月,而核电站的退役仍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日本首座商用核电站退役需20年,费用为880亿日元
5月2日,笔者访问了日本第一座商用核电站——日本原子力发电公司的东海发电站(茨城县东海村),该电站已从2001年开始实施“退役计划”。东海村建有多座核能设施,可称为“核能村”。JCO东海业务所也是其中之一,该业务所1999年曾发生过临界事故,造成两名工作人员死亡。
http://china.nikkeibp.com.cn/eco/images/image2011/05/12/s004ps01.jpg |
茨城县东海村建有很多核能设施
日本原子力发电公司成立于1957年,为开展核电业务,日本国内的9家电力公司等作为股东成立了该公司。这是日本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核电业务的企业。东海第一核电站建在目前正在服役的东海第二核电站旁边,该电站从1966年开始运营,服役约30年后,于1998年完成使命停止运行。
东海Terra
Park东海原子力馆是一座用来提供信息的设施,建于东海发电站内,馆长星野一夫告诉笔者,“东海发电站的退役费用约为880亿日元”。1998年反应堆停止运转后,花费3年时间取出了乏燃料,并将其运往英国进行二次处理。因反应堆的辐射污染水平过高,现正等待其降至可通过机器人的远程操作来实施解体的水平。目前,已开始从反应堆以外的涡轮及热交换机等污染值较低的装置开始实施解体。最早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所有解体工作。从停止发电到退役处理工作结束,即便一切顺利,也需要约20年的时间。在实施退役计划所需的880亿日元中,解体费用占4成,废弃处理费用占6成。
但是,即便能够实施反应堆解体,也不能解决问题。其原因是,还没有在日本找到候选地来存放解体后的反应堆,以及二次处理后运回日本的高污染值放射性废弃物。
2000年日本出台了针对核废料最终处理的“特定放射性废弃物最终处理相关法律”。根据该法进行最终处理的“核电环境建设机构”成立后,从2002年12月开始向地方政府募集核废料的最终处置地。但目前候选地仍未确定。建设处置场之前需要经过各种调查,包括两年地质文献调查、4年初步调查以及15年详细调查。即便今年内有地方政府提出处置候选地,解体后的反应堆至少也会在今后21年内找不到存放地。
而且,即便找到了处置场,处置后的管理也非常困难。1999年11月日本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现为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提交了“日本高污染度放射性废弃物地质处置的技术可靠性”报告,该报告称,核辐射量要降至与铀矿石具有的潜在危险性同等的水平,需要数万年时间。之后同样需要严格管理,以免对人类及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无法掌握是否漏水以及蒸发的水量
此次决定退役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情况如何?东海第一核电站的发电量为16.6万kW,而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发电量为46万kW,规模是前者的3倍。1号机组到6号机组的总发电量为469.6万kW,是东海第一核电站的30倍。而且每个机组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开始实施退役计划之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进行准备。
据东京电力公司推测,开始为实施水棺作业做准备的1号机组发生过氢气爆炸,因此在1号到4号机组中堆芯受损情况最为严重,损坏率达到了55%。工作人员及周围居民肯定会受到核辐射侵害,就连事故善后处理所需的冷却作业风险也没有降低,包括反应堆内部冷却及乏燃料冷却。日本原子力产业协会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情况”报告称,截至5月5日,东电在向反应堆压力容器注水的同时,仍在继续注入氮气,以防止发生氢气爆炸。东电公关部表示,甚至无法掌握是否漏水、以及因堆芯衰变热而蒸发的水量。
在这种情况下,东电认为,“包括目前可能露出的燃料在内,需要更加稳定地冷却反应堆”,因此决定开始准备实施水棺作业。由于设计反应堆压力容器、安全壳及厂房时均未考虑水棺作业,因此会出现什么情况还是未知数。
5月5日东电按照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的指示,提交了“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注水高度达到燃料存放区高度的措施实施报告书”,在报告中进行了自我检讨,并公布了其主要内容。
关于发生氢气爆炸的1号机组的反应堆安全壳及厂房能否承受水棺的重量、是否抗震、水位上升造成反应堆安全壳内压力上升时是否需要再次排放高辐射量气体、因水棺作业造成反应堆安全壳损坏时是否漏水等方面,该报告称“可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不会产生有实际意义的影响”。
与发生地震或海啸时一样,问题在于情况超出预测范围时该怎么办。不可否认的是,好不容易才收放在反应堆内的高辐射值放射性物质,现在可能会以气体或液体的形态释放到大气、海水或地下水中。报告中并未对这种情况的影响进行预测,也并未写明一旦发生该情况时的紧急应对措施。发生意外情况时,工作人员及居民的紧急避难、避开环境污染等应对措施可能会十分被动。
在4月17日公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善后计划”中,东电只列示了半年后使反应堆达到“低温停止状态”的目标。并未指出其中潜藏的风险及对策。尽管事态要求东电公开最坏情况预案而非最好情况预测,但目前还不清楚善后计划是否考虑了最坏情况。
推算结果显示退役费用超过7万亿日元
报道环境金融动向的网站Finance
GreenWatch(FGW)称,民间有人推测,核电站退役费用在美国为每千瓦1000美元,在英国为1750美元。另外,美国审计总署(GAO)1986年向美国议会提交的报告《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称,当发生不可收拾的严重事故时会造成150亿美元的损失,遭遇恶劣天气时损失会增至10倍。FGW称,如果以此推算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机组,按照英美的标准,退役费用约为4000亿~7000亿日元,如果采用美国审计总署的损失计算方法,那么6个机组将造成74700亿日元的损失。
关于善后处理时间,东电只列出了半年内的日程表。访问日本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副总干事丹尼斯•弗洛里5月5日预测称,“东电将因今后面临的困难陷入被动局面”。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的规定,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被列为同一等级7级,在1986年发生事故25年之后,又再次出现了石棺老化等新问题。
东海核电站的发电量只有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几十分之一,退役处理尚且需要20年的时间,而且费用高达880亿日元。而福岛第一核电站却连退役的起点都尚未看到。【日中环保生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