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的安全“神话”(三):“核电共同体”的罪与罚
2011/04/28
【日中环保生态网】东京电力公司多次出事,每次瞒报被曝光后都是道歉。为何错误会不断重演?为何没有吸取教训?这是因为过于相信安全神话的政治家、官员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无人可以撼动。
2011年5月1日对东京电力来说应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回溯60年前。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根据波茨坦公告把日本列岛分成9块,要求在各地区建立统管发电、供电、配电业务的垄断公司。这次“电力重组”孕育了东电。
从那以来,9家电力公司的地区垄断体制从未动摇。作为电力行业的盟主,东电与推动战后经济发展的政官势力联手,达到了连经济界首脑地位也触手可及的的高度。
长期担任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的已故木川田一隆(1961~1971年任社长,
1971~1976年任会长)是振兴东电的功臣,他曾提出过“企业的社会责任”、“质量经营”等理念。作为推动经济高度增长的中坚力量,日本企业在扩大业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公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木川田作为意见领袖的地位不断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理念,探索“低成本清洁能源”的电力公司选择了核能。福岛县出身的木川田与当时该县选出的众院议员木村守江、该县知事佐藤善一郎联手,在大熊町和双叶町的陆军航空基地旧址建设了东电第一座核电站。正是这次发生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
从那以来,东电的历史开始与核电站密不可分。1973年、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日本经济被迫走上了“摆脱石油”的道路。虽然在经历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世界能源政策潮流大幅扭转,开始“摆脱核电”,但日本却仍在继续默默建造核电站。
每当海外出现各种核事故时,日本的拥护派就会重复“这种事故绝对不会在日本出现”的老一套。对于这次事故,东电会长胜俣恒久也在3月30日的会见中表示“最近稳定了一点”,暴露出了危机意识的淡薄。
主流从“总务部”到“企划部”
面对前所未有的悲剧,为何会对风险如此迟钝?这是东电次次都能躲过危机的侥幸心理在作祟。而其背后的支撑是政治关系。
继木川田之后,水野久男(社长任期1971~1976年)、曾任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的平岩外四(同1976~1984年)、那须翔(同1984~1993年)、荒木浩(同1993~1999年)四位社长全部是总务部出身。东电总务部位于永田町(日本议会所在地)和霞关(日本政府所在地)之间,掌握着东电的生命线。
改变这个潮流的是日本通商产业省(现经济产业省)出台的电力自由化。
被称为“不灭大典”的《电气事业法》时隔31年再次进行修改,给安于地区垄断的电力行业打开了缺口,其推动者便是日后出任经济产业事务次官的村田成二(现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理事长)。1994年,村田作为资源能源厅公益事业部长参与第一次电力自由化,为1995年修改法律和新进涉足发电事业开辟了道路。
当时,据说东电社长荒木也对阶段性自由化表示了一定的理解。在当时,抱怨日本电费高于其他国家,拖了日本企业后腿的不满之声不绝于耳。作为经济界领袖辈出的东电,产业界的声音无法忽视。
村田在就任官房长的1997年打出了第二次自由化。费用自由化的第一步是解除对大规模工厂、商场等大宗用户的零售禁令。
荒木在选择继任者时,挑选了曾经负责应对第二次自由化的副社长南直哉(社长任期1999~2002年)。从企划部提拔官员而非总务部,这表示应对自由化已经成为了东电的首要课题。在9家电力公司中实力超群的东电经常像通产省的代理人似的,忙着协调业内的意见。对于通产省,东电也是发展自由化必不可少的帮手。
但蜜月总会过去。2001年,通产省重组经济产业省,被选定为次官的村田启动了旨在实现“发供电分离”、“零售全面自由化”的第三次自由化。
其中,东电最为抵触的是发供电分离。垄断供电网的9家电力公司强制竞争对手收取高额供电费用,给新进企业设置了障碍。但发供电分离则有可能动摇地区垄断的基础。就算是荒木和南直哉,也无法响应这个颠覆九大公司电力体制的大改革。
此时,经产省与电力行业本应全面开战。
但2002年8月29日,形势突然发生了改变。检查福岛第一、第二、柏崎刈羽核电站的美国技术员揭发,东电曾经篡改过反应堆堆芯围筒出现裂缝的记录。
谁也没法再将矛头对准东电
南直哉9月2日向经产大臣平沼赳夫表示“只能深表歉意”,宣布将在彻查事实后引咎辞职。平岩、那须、荒木等人也负连带责任,东电遭受了剧烈打击。紧急升任社长的是胜俣恒久(社长任期2002~08年,现任会长)。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东电处于困境时能够站出来的都只有胜俣。
就任次官的村田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被问及东电丑闻对电力自由化的影响,村田是这样说的:
“如果要问这次的事态是不是因为企业在自由化呼声中被逼无奈,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做出的行为,我认为不是这样。”
自由化不能因此停止。话中似乎表明了这个态度。但事态超出了村田的预测。东电自身丧失了应对自由化的余力。
一直是稳定供电基础的核电站陆续停产。和今天一样,高峰时的稳定供电面临威胁,发供电分离的前提动摇了。
困境中的东电把希望寄托在了与总务部关系密切的自民党“电力族”身上。加纳时男在1998年的参院选举中当选经团联组织内候补,曾在东电担任了2届共12年的副社长,加纳作为党内能源综合政策小委员会事务局长,在2002年6月促成了由委员长甘利明等人以议员立法的形式提出的《能源政策基本法》。
这项法律的方针是国家能源政策必须以注重稳定供给和地球环境为基础放宽限制,有意提高核电站的地位。
加纳这样回顾当时的情况:
“要求把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都拆开卖掉的讨论完全没有考虑到安全性。我曾经主张电力政策应该以稳定供给为基本,自由化应当分阶段进行,一下子全面开展自由化十分危险。自民党也持这种意见。”
在自民党政府时期,只要未经党内部会、政调审议会以及总务会的“预先审查”,法案就无法提交国会。东电为了使村田等人放弃发供电分离和零售全面自由化的念头,暗中开展了政治工作。第三次自由化最终只部分扩大了自由化的范围。
汇总第三次自由化结论的经产省报告指出,包括家庭在内的零售全面自由化将暂时推迟,但会在2007年重新进行研究。这是期待卷土重来的村田等人奋力做出的抵抗。但直到现在,这个目标仍未实现。今天,再也没有哪位经产官员能够与东电分庭抗礼。
2007年2月1日,东电再次曝出了篡改核电站检查数据的丑闻。
甚至临界事故也“不予追究”
但4月20日,经产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只是更改了“保安规定”,规定管理层有义务上报重大事故,事实上表明了对过去的违规“不予追究”的态度。
当时,胜俣向升任经产大臣的甘利道歉,保证进行彻底调查并查明原因。事情的经过与2002年的南直哉和平沼如出一辙。根据3月查明的情况,北陆电力志贺核电站1号机组、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过去曾经发生过核裂变失控的临界事故,但隐瞒未报。情况比2002年的瞒报更加令人担忧。3月30日,胜俣以电气事业联合会会长的身份向甘利提交了一份报告,表示在7家电力公司的核电站中发现了97项违规。外界都猜测电力公司会受到严厉处分。
在2002年的瞒报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被要求停运1年,但这次最为严重的北陆电力竟未被命令停运。甘利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依靠这次的定期检查,以及事后的定期检查,安全是有保障的”。这个处分对于不希望核电站停运的电力公司实属宽大。虽然丑闻不断,发展核电站的潮流却没有停歇。
2007年7月,新潟县中越海域地震袭击了柏崎刈羽核电站。由于震动大幅超出抗震设计,运转中的4座反应堆紧急停机。6号机组泄漏出了含有微量辐射的水,3号机组的变压器着火冒出了黑烟。
虽然没有像这次的福岛第一核电站那样酿成惨祸,但从此时起,地震可能超出核电站抗震设计标准的风险性再次得到了确认。尽管如此,当时的反省却没有派上用场。
东电反复瞒报事故和道歉的历史,也是一部核电拥护派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虽然数次面临无可挽回的事态,东电却每次都能起死回生。但对于这次泄露出大量放射性物质的七级事故,历史绝对不能再次重演。(《日经商务》记者:田村贤司、市村幸二巳、山根小雪)【日中环保生态网】
■日文原文:原発安全神話の崩壊(3)東京電力、嘘と隠蔽と謝罪の歴史
http://china.nikkeibp.com.cn/eco/news/catpolicysj/353-20110425.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