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集体备课1)9-4 认识厘米

(2017-09-01 11:00:42)
标签:

教案

分类: 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

教材分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教学生会使用基本的长度单位“厘米”进行对物体的测量。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显得重中之重。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从中引起学生的思考,体现出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尺子。通过让学生对尺子进行看一看、摸一摸。使学生从尺子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的认识,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尺子。使学生懂得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同时能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物体长短的比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会一些直观的物体进行比较。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也接触过尺子,只是没有专门量过物体长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

教学难点:建立厘米的观念。

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在教法上实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1.教师要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应将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指导思想,组织教学。

3.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互评等活动来巩固新知,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1元硬币、回形针、图钉、圆片、夹子、牙签、尺子、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1元硬币、回形针、图钉、圆片、夹子、牙签、尺子、纸条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拿出一把尺子,问学生这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问学生远古人没有发明尺子时用什么测量物体长度,引出用身体的一部分测量。

2.师生用一扎测量课桌的长度。

3.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三、全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回家找一找1厘米长的物体。

板书设计: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尺子

零刻度

刻度线

字母“cm”,表示厘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