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树问题例2》教学反思

(2014-06-24 20:49:29)
标签:

反思

分类: 13-14二学期四年级教案反思

《植树问题例2》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继续学习了《植树问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和对学生的作业的批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思考:

   1、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对于植树问题来说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一个单元,植树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独立的单元,其内容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所以对于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了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有本节课在教学的时候我继续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来更好的理解题意。通过教学也发现了这种方法也确实可行,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了。首先,我先是让大家预习的例2,并提出了预习要求:例2和例1有何不同?你是怎么想的?能用线段图画图试一试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出示例2,主要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收获和疑问,有的孩子找到了题目的隐含信息大象馆和熊猫馆的门口不能栽,也就相当于两端都不栽树,能找到这个隐含信息很不简单,说明会动脑思考,考虑实际问题。其次,有的孩子就会从简单的线段图入手,画一个两端不栽树的线段图,4段能栽3棵,5段能栽4棵这样她就发现了规律,学会了化繁为简的方法。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找到了规律了,也理解了: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 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这样使复杂难理解的问题转化成了比较简单的题,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

    2、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给了孩子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察、发现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3、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数学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对于小学的孩子,对于知识接受起来比较慢,而且容易忘,所以我们就应该加强学生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使学生更好的理解。

本节课上的非常顺利,效果也不错。但问题也存在着:学生能够找出规律,但是在具体的做题中不会应用,还是不很明白,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得出规律的时候,能够再加强一些的话就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