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专家讲座学习心得
(2016-04-09 07:42:21)
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
校本课程专家讲座学习心得
3月31日,我有幸参加了济宁市初中校本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在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举行。会议上我听了两节校本课程,分别是仲晨老师执教的《孝行天下》和赵莎莎老师执教的《剪纸的魅力》,4月1日聆听了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杨璐老师作的报告《校本课程的概念界定和实践解读》,受益匪浅。
校本课程具有活动化、生活化,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提升学生修养,开发学生智力。两节校本课程在内容的编排、教学要求、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反映了济宁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蕴含深厚运河文化、孔孟文化。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行天下》的执教者仲老师选材非常恰当,深刻挖掘并体现孝行的重要意义。从开始的广告引入,仲老师怀着满满的爱心,诗意的表达,精心的设计,以“孝”为主线设计整个教学内容,自然亲和的师生交流,选材内容的接近生活,感受生活,教育意义非常的深远,内涵丰富,体现了价值性,教育性,从教学方法看,师生的互动交流,作业的展示交流为主,老师启发诱导,从教育的效果来看,震撼人的心灵。让学生从点点滴滴的日常的平淡的生活的事例感受到父母的大爱,体会到父母的关爱,也为学生下一步的尽孝心奠定了基础。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师能主动地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发自内心的进行情感交流和情感指导。
《剪纸的魅力》赵莎莎老师这节课立足于学生,来源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剪纸的魅力》是一堂领略美、享受美的过程的课。给我震撼的是课堂呈现出的美,都是通过剪纸展现出来。看的出剪纸是一件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寓意深长,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通过了解剪纸艺术,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可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剪纸技巧,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图案美、对称美。可以掌握剪纸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创新能力。同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感受到劳动的快乐,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这节课有知识,有技巧,有兴趣,有诗情画意,也有思想的放飞,更有对剪纸文化艺术的提升。整个课堂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学生不仅掌握剪纸知识,还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了构图,作业的展示学会了欣赏美。
赵莎莎老师的这节课所教的东西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样的课生动、活泼、有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校本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联系在一起,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的生活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幸福地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