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遇与不遇——贾岛《寻隐者不遇》文本解读

(2017-06-22 13:30:10)
分类: 我的教学

遇与不遇

贾岛《寻隐者不遇》文本解读

 

原本贾岛当过和尚,所以他的骨子里是有出世的成分的。这首诗歌,我们可以品读得出其中出世的意味。

这首诗,先要解读题目。

寻隐者,为何要寻?要么是羡慕隐士平静恬淡的生活,要么是想要和隐者交流沟通对化外生活的看法,林林总总,我们就已经能够大概了解作者的心态了。

既然是隐者,那就应当是真正不问世事,专心隐居修行的,也就是说,隐者是不太容易被人找到的,这种隐者,与终南捷径里的隐士有很大的不同,寻而不遇,应该说是一种常态。

隐者尽管不愿意见世人,但是居住地还是有的,也不太可能不会被找到。在苍劲高洁的松树下,贾岛遇见了隐者的徒弟,一个小童子。

已经寻到了门前,马上就要见到仰慕的隐者,作者肯定是兴奋的。没想到隐者并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童子一句“采药去了,不在家。”就给贾岛兴奋的心情浇了一盆凉水。

不过,“药”这个词,值得品味。采药,到底是采什么药?采草药么?救死扶伤?还是采修炼之药?为的是修炼长生仙丹?这些问题,如果从字面上来看,不得而知。但既然是不被人轻易找到的隐者,我觉得采药炼丹的可能性最大。而这种隐者的生活方式,让寻人不遇的贾岛失落之余,有了一些心灵上的慰藉:“这位隐者我没有看错,的确是一位真隐士。”

尽管有一丝慰藉,不过贾岛的失望之情还是溢于言表,否则童子也不会觉察到。隐士的童子有一颗悲悯的心灵,连忙安慰:“只在此山中”。这个“只”字用的好哇,师父尽管不在,但是并没有走远,就在这座山里。

童子为什么会出言安慰?除了他的慈悲之外,我觉得原因还是在贾岛的身上。

贾岛身上,应该有一种与隐者相同的气质,在短短的和童子沟通的过程中就已经让童子感觉到贾岛和他的师父是一类人,所以童子才会对失落的的贾岛进行安慰。

“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说的吗?按照诗意的流淌应该是。从情绪的起伏来看,我更觉得这是贾岛的感叹。贾岛这个时候思绪已经从对话的过程中发散开去了,他远眺群山,群山间白云弥漫,此时此刻,他对隐者的生活已经是满满的期待。找不到,遇不见,才是此次寻访隐者的最好的结局。到这个时候,我们读者才真正懂得贾岛,懂得他寻访隐者的真正目的。他此行目的,是要寻访隐者吗?是,也不是。他是要寻访自己的内心呀,通过这次寻访,贾岛告诉读者,他的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通过这次寻访,他的内心得到了满足。

寻访隐者之旅,实际上就是贾岛的一次心灵寻访之旅。遇或者不遇,对此时的贾岛来说,都不重要。因为他的心灵已经通过这次寻找,飘摇化外,追寻高洁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