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难持续,大盘警报未除
执业证券分析师周海涛
走了区域来了新能源,顶着两会“一号”提案的高帽子,新能源板块从昨到今大有燎原之势,“低碳经济”无疑是今年
“两会”的热点词汇和关键词汇,也无疑是市场新的炒作点。
其实说起新能源,并不陌生,尤其是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风能,以天威保变为代表的太阳能,以风帆股份与安凯客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股在过去的岁月里早已激情燃烧过,如今传奇再度上演。从昨日的大涨到今日的再度走强,低碳概念持续性究竟几何?能否与区域板块相提并论呢?
对于新能源的成长性来讲,前景不容怀疑,但从07年至今三年的时间里仍未看到任何实质性的成就,一说太阳能每家企业都去搞多晶硅,曾经一时只要与多晶硅沾边的股票都会疯涨而后便步入产能过剩的长时间调整,太阳能并网发电历时一年也无多大后续进展,三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没有成绩做出来注定目前的炒作仍是以概念为主,无任何业绩上的支撑。只不过在经济危机下,经济结构转型要求十分强烈,对新兴产业的诞生也备受关注,因为最能带领经济走出泥潭的就是新的产业培育,新能源都具备上述三项要求,应运而生的幸运遭到炒作也在情理之中。
与区域板块相比,新能源的炒作不是头一遭,炒饭行情永远没有第一次新鲜米饭来得香,持续性比区域板块会差不少。对于概念炒作没法从基本面判断走势,技术上需注意一旦新能源股高位放量滞胀者干脆趋势明显走坏,拍拍屁股走人不要有任何留恋。
热点在一直维持着整个市场的人气,赚钱效应下大盘走势勉强过得去,但大盘的风险警报仍未摘除。
首先决定整个大盘的不是热点,而是大盘蓝筹股。与低碳的一号提案相比,直指高房价的矛头只不过暂时未爆发。虽IMF警告未过早采取紧缩政策,但地于从紧的担忧以及从紧的必要性都是十分明确的,从央行最近的动作也可一目了然:
一、3月2日,有消息称,今年2月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信贷规模约为2940亿元人民币,较上月份减少了38%左右。而资产价格较快上涨也影起了政府部门的注意。
二、近日,深圳银监局对辖区内9家银行的信贷资金流向进行抽查,其中7家银行的21个分支机构存在个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的问题。此次检查的930笔共16.29亿元贷款中,有21笔共1340万元信贷资金违规入市,据深圳一位银行人士透露,依照平均每笔贷款超过60万元的数额来看,通过个人房产抵押贷款途径变相获得资金入市的可能性较大。
三、欧洲大陆一直担心的债务问题,在我国也不是没有担心的必要。2009年大规模“造壳”举债的政府融资平台身后,是一个累计超过8万亿的巨额负债包袱。而其中,银行负债已高达7万亿左右。
从上述一系列消息来看,宽松的环境已离市场远去,开源节流靠经济自身造血功能注入发展动力是下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
前期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上轨线压力,至今而未突破,且在趋势线压力下股价已连续运行两日,在压力位前,越是不能得以突破越发预示压力位的有效性以及调整的概率在加大,不能掉以轻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