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老太监离宫后有哪三个归宿地?

(2016-05-06 09:11:28)
标签:

老太监

归宿地

寺院

分类: 清朝鲜为人知的往事

清朝老太监离宫后有哪三个归宿地?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鉴于明朝太监为乱的教训,对太监的管理极其严格,顺治帝上台之后,一连几次就管理太监的事宜颁布条令,甚至在自己最后的遗诏中,还对此有专门的叮嘱。

 

为了让太监自我警醒,顺治帝在皇宫各重要场所、以及太监各处的办公场所,都悬挂刻有该条令的铁牌。

 

所以,清朝的太监,几乎是历朝历代太监中最苦最累的一代太监。

 

除了工作繁忙,又苦又累之外,清朝的太监地位还非常的低,相对于有些朝代封王加爵,清朝的太监最高级别才是四品官的档次——大内总管太监。

 

清朝老太监离宫后有哪三个归宿地?

 

就工资而言,也不算太高——总管太监月俸银四两、各宫首领太监月俸银三两、其他太监二两到二两五钱(这里只说工资,外快另算)。

 

清朝前期,宫中太监的人数维持在3600人。有句顺口溜这样形容——“够不够,三千六”。

 

道光之后,由于内宫财政压力的原因,太监的人数有所裁减。到了辛亥革命之后,内宫太监依旧有千人左右。

 

太监年过五十之后,就开始分批次的离开皇宫,开始自己后半生的生活。

 

太监离宫之后,一般有三个去处。

 

一部分早年成家后入宫的太监,离宫后会回到自己的家中,和自己的妻儿老小安度晚年。

 

一部分太监选择在恩济庄附近(恩济庄为皇家赐给太监埋葬自己的地方)租建几间房子,在此颐养天年。在宫中当差几十年的太监,每人的积蓄都不少于百两银子,而当时的生活花销,一般人家一年也就是几两而已。

 

剩下还有一部分太监,会选择寄身于京郊附近的各处寺院中,希望自己的灵魂在此得以洗白,心灵上得到安慰和解脱。

 

毕竟自己做了太监,对家庭、对祖宗都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情,自己的内心也会一生不安。

 

所以,很多太监会在未离宫之前给寺院捐一些钱,或者几个人集资修建一座寺院。

 

京郊的很多中,都有专门的太监养老义会,收养从宫中出来的老太监。

 

当然,寺院出于维持日常运转和生活开支的考虑,也是会收取一些费用的,通常是二十两白银。

 

对于绝大多数省吃俭用的太监而言,这笔钱是完全可以拿出来的。

 

银子交上去以后,太监养老义会会给这个太监赡养到终老,直至去世。


清朝老太监离宫后有哪三个归宿地?

 

【参考文献:《信修明回忆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