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周孝王其实最初打算给非子的奖赏是让他继承其父大骆在犬丘的家业,但令周孝王没想到是,他的这一建议却遭到了大臣申侯的反对。
因为申侯的女儿是大骆的原配夫人,而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则必须要由申侯女儿的孩子赢成来继承大骆的家业。
无奈之下,周孝王只好把非子给封到了秦城。
这样一来,非子就和他的弟弟赢成分开了,一个在秦城,一个在犬丘。虽然因为家产的问题,两人也有过一定的误解,但不管怎么说,必定两人是一家人,血管里流淌的都是祖先共同的血液,双方始终保持着联系也是必需的。
当西戎人血洗犬丘的消息传到秦仲那里后,愤怒的秦仲从地上跳了起来,但是他并没有冲动。因为他知道,冲动是魔鬼,冲动往往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而自己现在手中要兵没兵、要将没将,粮草马匹也是十分的缺乏。
再说了,现在正值旱情最厉害的时候,人们都不记得上次的那顿饱饭是在什么时候吃的了,哪还有力气去和那些骑着四条腿的人拼命。
然而,时机不久之后就降临到了秦仲的头上。
周宣王在即位后不久,就给秦仲下达了一纸诏令。诏令中对他们死去的亲人表示了哀悼,对以秦仲为首的秦人表示了深切的慰问,并对西戎的种种恶行提出了坚决反对。
然而,诏令中的最后一句话亮出了周宣王的真实用意——我现在破格提拔你为我大周朝的西垂大夫,你准备准备,过些日子就给你的亲人们报仇去吧!
周宣王这简直就是开玩笑,你大周朝和西戎人斗争了快二百年了,都没把人家整趴下,就凭我们这点家当,拿什么去报仇,用自己的拳头对抗人家的大刀?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是啊,周宣王此举确实有点用肉包子来打狗的意思,根本就没考虑到战争各要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有多么的严重。秦仲他们也是爹妈生的,也是皮肉之躯,需要吃饭、睡觉,不是铜头铁臂的机器人,一刀也能毙命,一顿不吃饿得慌。
还有,周宣王还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点,虽然他们秦人是靠养马起家的,但是会养马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在马背上作战。
人马少、缺少必要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没有作战经验,这就是周宣王命令秦仲前去攻打那些神出鬼没西戎部落时,秦仲本身所面临的真实情况。
没办法,谁让天下周天子是老大呢,自己这个土财主必须得按照周天子的意思去办,不然,抗命的下场并不比攻打西戎的现场好到哪里去。与其因为抗命被杀,还不如死在西戎人手中,多少还能落个烈士的称号,说不定还能流芳万年。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仲一去兮不复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