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大骆这个时候,周孝王掌握了王朝的统治大权,并有了建立一支强大奇兵、对抗西戎部落侵扰的念头。于是,也就有了咱们之前所说的那些种种问题,在解决种马来源之后,饲养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就成了周孝王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人才在任何时期都是第一位的)。
就在周孝王为此而发愁的时候,西方的犬丘人像周孝王推荐了一位人才,他就是大骆的儿子——非子。
此时,非子正好就在犬丘这个地方生活,由于此地位于水草比较丰盛的地方,只适合放牧、而不宜耕种。所以,非子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放牧自己的马匹和牛羊。
由于这是非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生活的本钱,所以非子对自己的牲畜在喂养的时候十分的细心,经过多年的接触,非子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很是了解,平时有点伤风感冒的,他都能够进行及时的防治。
都说经验是积累的,在掌握丰富的养殖经验之后,非子的这个小农场主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那个天以食为天的岁月,有了一门好的技术,不但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一家老小,而且他的名声还会被乡里乡亲的广泛传播。就这样,当周孝王来犬丘视察、顺便寻找养马高手的时候,犬丘人就把非子其人其事告诉给了周孝王。
当然,对于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这些战略资源——西戎人献的宝马,以及即将开业的国企——周王朝战马繁育基地,周孝王是不会轻易就把它交给别人的。因为所有进入这个基地的人,不管你是负责哪一方面的,首先你要政治审查过关才行,谁知道你是不是其他部落派来的间谍呢。
就这样,周孝王很快就得到了有关非子的第一手资料。档案把非子从家族诞生,一直到他的近况,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在政审过关后,非子顺利进入了周孝王设在渭水沿岸的战马繁育基地,并且当上了这里的主要负责人(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
非子果然没有让周孝王失望,一年之后,当周孝王再次来到这里视察的时候,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了,并且已经繁育出了第一批的健壮的小马驹。
第一批小马驹出生之后,就可以把基地中的一批成年马腾出来,专门训练士兵的骑射本领,为下一步的作战行动做好准备。
见到非子整日为这个基地奔波操劳,并且也确实为自己的宏伟大志(抗击西戎)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繁育出足够作战所需的马匹,周孝王十分高兴。
光自己高兴不行啊,自己也得给人家表示表示啊,得让人家乐意继续为自己大业服务,并且还得有十足的干劲才可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