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昭王之死,几乎绝大部分正统的史学家都为之作了十分模糊的记载,就连以记史严谨而著称的太史公司马迁,在他那部记载西周王朝历史最为详细的《史记·周本纪》里,我们所能够看到对周昭王的全部文字记载也不过三十字。而对于周昭王的死因也只有十一个字的描写——“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
但是,太史公在后面所解释的那句话——“其卒不讣告,讳之也”,却为我们道破了天机。
就在前后这十九个字里面,我来为大家还原一下这一历史真相:
在我国先秦时期,史官通常会把君王的对外征伐记载为“巡狩”,也就是外出打猎。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作为王师,而那些将要被自己攻打的部落、方国们,就如同猎物一般。
“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意思就是说:周昭王是在这次外出打猎的时候就永远没有回来,并且给出了结论——那就是死在了“江上”。
按此推测,周昭王应该不是正常死亡的。为何这么说呢——“其卒不讣告,讳之也”。翻译过来就是——昭王死后,并没有对天下的诸侯国发布讣告,是因为周王室忌讳这件事情。
有什么事情会是周王室感觉不好意思对外人讲呢,肯定是不好的事情。一旦外人知道,怕影响自己的颜面。
如果是周昭王在路上得了病,刚好在了过江的时候病死了;或者说是周昭王在征战过程中英勇牺牲,这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对外说的。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周昭王死在江中的时候,是十分的不光彩,很丢人。以至于让十分看中礼制的周王室,都不好意思把这件事情告诉诸侯们,而是偷偷在私下里为周昭王举办了一个没有遗体的丧礼。
通过以上对太史公文字的解读,我们基本还原了周昭王之死的一些情况,并且与我们前面参考出土文物和其他文献所讲的故事基本吻合。
周昭王征伐楚国全军覆没,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它不仅给周王室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而且还影响到了历史局势的变化。
周王师的惨败,不仅削弱了周王朝的综合国力,而且还使他在天下诸侯间的威信大大降低。
自此以后,周王朝总体从强盛转入衰弱,而楚国则更加肆无忌惮地发展自己的实力,逐步走上了与周王室分庭对抗的道路。
周昭王的死讯传回镐京之后,朝野大震。但是,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所谓伤心难过总是难免的,当今之计,最为重要的是赶紧扶立太子即位。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国家大局为重。
只要有了新的天子,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好办了。对楚国是杀是剐,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就这样,几位老臣辅佐太子姬满登基。
姬满就是周穆王。
或许您对姬满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是这没有关系,这位仁兄接下来的举动会让你记住他的。因为他的举动颇具有传奇色彩,并且还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