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公旦听说武王最近一段时间老是夜不能寐、休息不好的时候,就亲自前去看望自己的这位王兄(他们是同胞兄弟,武王姬发排行老二,周公旦排行老四)。
来到武王的住处,在侍从通报后,周公旦走了进去。见到武王后,周公旦看武王的脸色却是不是太好。于是,他便询问自己的王兄有何烦心之事。
对于自己的这位兄弟,他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因为自从父亲在时,他就开始为了今天的这种生活而为周国尽着自己所能尽的一切力量。父亲死后,他也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自己,帮助自己兴周灭纣,为大周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自己已经分封他到了曲阜,他完全可以到自己的封地去过舒适的日子。但是他没有,他依然决定留下来辅佐自己。
听到自己这位弟弟的询问,武王深深地呼吸了一下,说出了自己内心所思虑的两件大事。
首先第一件事是:商王朝为何会灭亡、以及自己该如何稳固国家的统治?
有人说了,商王朝不是你带人给灭掉的么?
没错,他是周武王率领天下诸侯灭掉的。但是,轻而易举地灭掉如此强大的殷商王朝,那到底是自己的力量强大呢,还是殷商王朝自己内部的某种问题呢?
比方说:如果殷商王朝当时的当家人不是商纣王,而是另外一位贤明的君主;或者说,即使商纣王十分荒淫,但他善于用人,尤其是那些忠臣义士;再或者说,殷商王朝的主力部队还都在都城,没有出征攻打东夷人。那么自己还能取得胜利吗?自己还会有今天这样的日子么?
而且,当今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何稳定天下、稳固我大周朝的统治。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怎么能够入睡呢?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新都城的选址一事。虽然我们周人夺去了天下的统治权,但是我们现在的都城却偏居西方,既不利于自己对广大东部、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掌控,也不利于广大诸侯国的朝见。
对于后面所提到的这一问题,在不久前的这次进贡过程中暴露无疑。离自己稍微近些的西方诸侯,几天就可以到达这里,而更多地远方诸侯,从家乡来到此地,则需要十几天、几十天、甚至于几个月的时间。
自己也曾派人前去各处寻找最佳的选址地方,北方、南方和东方都派去的大量人手,在他们带来的方案之中,我发现在伊水和洛水交叉的一个叫洛邑的地方,非常的不错。它不仅位于天下的中心地带,便于对诸侯的管理和诸侯的朝见,而且此地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建都之地。
对于关于新都城选址的想法,周公旦表示同意和支持。然后,两人又谈论了关于上面两个问题的很多细节。直到深夜周公旦才离去,武王也才开始休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