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十二年(公元前1046年)二月,周武王率领大军到达了位于殷商王朝都城郊外七十里的牧野。
关于牧野,学术界上早就对它有所争议:一说为具体地名,此地就叫做牧野;一说为统称,认为当时人们把离城市不是很远的地方都称之为牧野。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做过多的研究,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
当然,人家都已经打到自己家门上了,殷商王朝此时也已经知道了这一消息。只不过是,在他们得到这一情报的时候,已经丧失了最佳的防御时期。
对于这一离奇的一幕,我们只能笑帝辛的无能,连最基本的军事侦察都给废弃了。
此时,帝辛还正和一群美女玩得正不亦乐乎。猛然听到这一急报,他大为惊慌、不知所措。
朝中能够为自己尽心尽力的臣子,都已经被自己给赶走和杀害了。剩下那为数不多的、还能够替自己出征的将领,而此时又都不在朝中。
帝辛面临着无将可派的境地。
为何会如此呢?之前我们曾经说过,东夷人造反,殷商派出了重兵前去镇压,包括首位都城的最精锐的部队。打完回来也行啊,但是此时商朝的军队如同入侵越南的美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就是说,殷商王朝的主力部队还都在东夷地区,短时间内根本就回不来。而留守都城的士兵,大多都是老弱病残之人,战斗力极差。
如此看来,情报工作什么时候都是不能够被忽视地。如果周人在起兵的时候就被殷商给发现,或者在孟津大会盟的时候被发现,他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尴尬的地步。
好吧,无兵无将,也只好自己想办法了。
事已至此,别无良策的帝辛,下令把都城附近凡是能够招来的部队统统招来。然后又把都城内、外的男人全部集结起来。不管你是十几岁的孩子、正当壮年的年轻人、还是准备颐养天年的老人,你是平民百姓也好、卖身的奴隶也罢,只要你能够拿起武器,就给我站出来当兵。
这或许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
没想到,帝辛竟然很快便拼凑出一支人数众多的“商军”。仅仅数日,他就集结了七十万人。
可想而知,帝辛手下之人平时抓壮丁的事肯定是没少干过,以至于如此的神速。
既然前线的部队暂时回不来,那你们就先给我顶着吧,等待援兵的到来。
好了,生死就在此一举了。
对于这最后的一搏,武王的心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对方在人数上远远超过自己。殷商所能够拿出来七十万人,而自己的总兵力也就二十来万(除了自己的五万将士外,八百诸侯所带兵力约为二十万)。
既然如此,那就听天由命吧!
于是,武王姬发做了这最后一次的战前动员,也可称之为决战前的誓师大会。
武王首先做了个十分生动形象的比喻:人们都说早晨没有母鸡打鸣的事情,因为这是公鸡的工作。而一旦公鸡的工作让母鸡给代替了,那么这户人家就会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武王这是明摆着在讽刺殷商的天子帝辛,因为帝辛他所下的命令之中,几乎大部分是来自于妇人的口中。
这样的话,他的下场就会如同那户用母鸡来打鸣的人家那样,使自己的国家逐渐地衰落和灭亡。
然后,武王把重点放在了鼓舞士气最为管用的一招上面——那就是列举帝辛的暴行。武王姬发把自己所知道的帝辛种种的荒淫之事和暴行,又统统给了罗列了一番。
修建鹿台和钜桥、沙丘苑园内的酒池肉林、炮烙众多忠良之臣、砍断过河老人的腿、刨开孕妇的肚子、囚禁箕子、杀比干······
只有让大家恨他,大家才会誓死杀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