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殷商王朝的事情,好了,接下来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国家中来了。
对于如何发展自身力量,咱们也就不多说了,还是老一套,与民休养、施惠于民。
此时,虽然姬昌身边已经拥有像闳夭、南宫括、散宜生、太颠等一批能人贤士。但是,这些人都是“专才”而不是“全才”。
所谓“专才”,也就是说这些人只精通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学问,或是社会治理、或是军事管理,没有一个精通这两个方面的全才。
所谓治理国家,说白了也就两个方面——治民与治军。
可是现在自己正缺少同时精通这两个方面的人才。自己是处理了关于百姓的事情、再处理军队的事情,而且每个方面都要自己亲自过问,实在是太累了。如果有一个人既懂政治又懂军事,而且又为我所用,那该多好啊!
或许是历史之神想要特意帮助一下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君主吧。很快,他便把一位拥有文韬武略的这样的一个全能人才,送到了姬昌的身边。
这件事情还得从西伯侯姬昌的一次外出狩猎说起。
首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狩猎在我国古代的国家生活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军事活动。此活动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锻炼个人的身体素质。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说,还可以提升部队整体的军事素养,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项目(古人把一年四季的狩猎行动按季节分别称之为:春搜、夏苗、秋狝和冬狩)。
这么来说吧,如果自己的部队在和平年代,实在是找不到作战对象的话,你可以到野外的狩猎场上,拿野兽来试验自己的某些战略战术。之前那些类似于“纸上谈兵”的某些想法,可以充分在狩猎场上来进行演练。
面对即将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一群野兽,你是选择正面攻击、迂回包抄还是打伏击,都要紧密地结合实际情况而来。
如此看来,这狩猎场就是一个小型的练兵场,可以把一些军事理论,在此得到很好的检验和改进。
如后来的汉武帝刘彻,他在继位初期既无政权又无军权,而且还时刻面临被辞退(废掉)的危险。所以,为了掩人耳目,他就整天带领一帮小青年在上林苑(皇家狩猎场)打猎。就这样,在别人认为他没有掌权的野心,依然贪玩的情况下,他训练出了像卫青这样的一批青年杰出将领。此一项,为将来成功夺取皇权以及后来攻打匈奴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宝贵的经验。
当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狩猎期间还能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比如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还珠格格,就是乾隆皇帝围场狩猎的时候发生的。虽说这有演绎的成分,但这也间接说明了,直到清王朝时期,国家依然保持着通过狩猎来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形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