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在儿时便有远大的志向。
别误会,这儿的远大志向可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那时候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嘛!
别的孩子都爱玩个石子、爬个树啊什么的,可他却一个都不喜欢,倒是整天研究种些什么豆子、麻一类的东西,你说奇怪不奇怪。
也还别说,凡是经他经心种植的东西,都长得十分旺盛,并且结出不少果实。
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现在,肯定会被人笑掉大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人有病呢!可是,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这种本领却是千金难买、万人敬仰的啊!
由于儿时便有这种天赋,长大后,弃更加喜爱农耕之事。
他并不像别人那样胡乱种植,他发现,把作物分行种植并在数行之间打上封垅后,更加便于灌溉与管理,而且结出的果实比原来更多更大!其他人见到之后也纷纷效仿,使得当年该地区的粮食得到了大丰收。
不久,尧便从管理农业的大臣那里听说了其人其事。尧在与众人商议后,便决定提拔弃为管理农业种植与管理的农师。
从此,天下的田地在种植与管理上有了秩序,除灾害之年外,必获丰收,百姓受益很大。接连数年,弃都得到了尧的嘉奖。
后来,弃因功被尧封于邰,别号后稷,姓姬氏。
夏朝末年,由于夏桀贪图享受,破坏德化,统治日益腐败。
此时,姬氏的首领为不窟,他十分不满夏桀的所作所为。
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他带领族人离开了世居的封地,向西迁移到了戎狄(西部少数民族)之地。
商朝初年,他的孙子公刘被立为首领。
虽然是在戎狄之地,公刘仍复修后稷之事,带领族人和当地百姓开垦土地,发展生产。
生活稍微起色后,他又带人到渭水沿岸伐木建房。
数年之后,使外出之人有了足够的路费与口粮,在家之人则衣食无忧。
邻近之人听说后,于是也都纷纷搬到他周围来居住,周族的兴盛由此开始。
公刘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部落里的几代首领都很平庸,在政治、经济上都没有什么作为,社会虽有发展但却不明显。
直到公刘的九世孙古公澶父即位后,重新实施后稷和公刘的为政之道,积德行善,在臣民中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周地北边有一个实力稍强点的部落--薰育部落。
薰育部落虽然说是个游牧部落,可也是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牧民经常在暗地里表示对首领的不满。
在那个年代里,有吃的就等于有了一切!但首领一时也没有好办法,谁叫咱生产力落后呢!
然而,他也怕牧民们一时冲动群起而反之,把自己杀了来个改朝换代。
想了好久,他终于决定去抢那个有吃有喝的周部落。
在与众人商议够此方案以前所未有的高票全员通过,并且一个个都乐开了怀,笑开了花,就跟已经抢回来很多粮食似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