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簪恩深:文房珍玩的古典情怀》80后才女作家黄青慧圣诞节签售

标签:
文化 |
《凤簪恩深:文房珍玩的古典情怀》作者黄青慧将于12月25日下午1点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届时,前150名读者将获得精美圣诞节小礼品。
80后美女作家黄青慧——
她是自幼潜心诗书画印的诗人,花朝露晨时,诗情画意,一字字凝为文集《白露泠泠之晨》《明月梅花一梦》《洞仙歌》。
她是笔墨氤氲,擅写兰竹的绘者,清风明月里,一笔笔画成《盛世繁花似锦图》,绘作千卷《如意兰》。
她是通晓古谱音律的琴人,曾作曲演奏专辑《兰为国香谱》。
她是收藏珠玉珍玩、古籍善本的藏者,典故琳琅,凝为这卷《凤簪恩深》,遥望千年历史的馨香诗韵,含笑会心……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创作的古典散文作品66篇,仿照《诗经》分“风”“雅”“颂”三章,每篇以古诗词为题引。其中,“风”清幽镌雅,唯美典章;“雅”以古代典故入韵;“颂”从家国之思的角度,详论史料分析的翰墨经典。配合与文章意境相通的作者收藏的古典文房珍玩画面,古今一脉,雅致相承,相信会带给读者隽永的人文思考和古典文学之美的享受。
http://s13/bmiddle/634339b8t95271525cd1c&690
序言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鬓潇搔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吸尽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叩弦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宋代·张孝祥《念奴娇》
“非贵其材,实珍其意”,是乾隆皇帝对于收藏的态度,康乾盛世,宫中收藏天下各种珍玩、玉器,历代书画碑帖,所谓“天禄琳琅”,所谓宝物珍玩,蕴涵的是智慧的结晶。
本书所收,是我的小小收藏。而终究,这些收藏都是身外之物,可以怡养性情,保养自己的身心,启发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多美丽而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殊盛的善缘。
所以,无论是稀世的古琴,还是一二片书页间清香的花瓣,对我而言,价值是一样的,因为,是同样的诗意与诗心!
真正的宝物,我想,并不是前朝的一些玉石瓶罐,而应是《论语》《礼记》《资治通鉴》《文心雕龙》……因为,宝物珍玩的价值,随时代瞬息万变,本不足为凭。而可以千年相对,用经过千年历练的经纬智慧,涵养自己的身心,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吸收历史的营养,配合欣赏一些古董,体会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审美即可,不可执迷于收藏,逐末而失本。
古往今来,世上的宝物珍玩是无限的,并时时被发现着,时时在创造之中的,在美好的时间里,和人们恰好相对。
本书所录的一钗、一玉、一瓶、一画之美,大多并不是古董,而是我平时文房里时时所用之物。因为,古董里,藏的是前朝人的故事,而我希望,让我的思想,凝入我的文房珍玩器物之中,留待后人来考证。
王羲之的《兰亭序》里有言“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历史如流水,我们身处其中。今天的一切,也是五百年后被考证的历史。
所以,我们今天的诗意和思考,不正在凝入天天所用的文房器物之中,留待后人考证吗?!
有句古话“至宝至贵者清风,至宝至贵者日月”。的确,世上万物,时时转换变易,千万年永恒的唯有日月,唯有代代相传的思想和文化!
所以,请我们珍惜每一天,感知历史,珍惜自己思想的精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