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了不少版本的果酱书。有罗拉的,五十岚路美的,克莉丝汀法珀的,于美瑞的……。都学着试做过一遍之后,发现最最极品的果酱还是出自果酱女王克莉丝汀法珀的《经典果酱课》。这让我明白,果酱决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你把果酱想简单,它就回赠你简单的味道。要像马卡龙一样仰视它,小心翼翼,手心捏汗地对待它,用惴惴不安的心情期待它,它才会让你享受到真正的完美。
法珀的《经典果酱课》虽然好,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法珀的果酱植于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只有阿尔萨斯那样的环境,才能生产出那样的果酱,也只有在阿尔萨斯那样的环境,才能找到书中提及的水果品种以及香料等等。不能完全拘泥于书中的配方:日本的法珀——五十岚路美意识到这一点:在日本就算依葫芦画瓢,也无法做出一模一样的东西。于是她运用创意,做出具有自己独创风味的果酱。同样的,在学到果酱女王的精髓后,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用最容易得到的当然也是最好的食材,做出有自己风格的果酱来。不必痴到非要找到马哈草莓,威廉米特覆盆子,贝杰宏杏桃,索利耶无花果……

自从在草莓季用法珀的方子做过一次草莓果酱之后,就再没做过果酱。其实心里是很想做的,因为上次草莓果酱做得不够成功。不过我慢慢悟到做果酱的一条“潜”规则:如果水果很贵,做果酱就变得没有意义。果酱是保存水果的一种方法,如果水果都不够吃,还有必须保存吗?做果酱跟做咸菜一样的道理:蔬菜丰收的季节,把过剩的蔬菜用盐腌起来,以备缺乏蔬菜的冬季食用。果酱也应该产生于当季水果最丰收的时候。那时的水果最多,最好,也最便宜。前段时间水果很贵,所以没做。现在水果大量上市,便宜到买回来只怕吃不完的程度,所以做了。就这么简单呵呵。

荔枝是SS送的,非常好的广东荔枝,一时吃不完怕坏掉可惜,就把它做成了荔枝果酱。按照法珀的方子,加了玫瑰,当然不是她说的玫瑰花水,而是玫瑰酱。因为荔枝本身含果胶很少,以荔枝为基底的果酱较难胶化,为了不至于出现上次草莓果酱的情况,这次加入了刚刚做好的苹果果胶,果然凝胶的效果很好。为了增色,李子是自己做主意加的。果酱果然有了绯红的颜色,美多了。荔枝和玫瑰的味道搭配得非常和谐。又因为法珀的一惯做法,保留了荔枝的果肉,糖渍得几乎透明,吃起来却是略带一点弹性的,既有本身的荔枝水果香,又还有玫瑰的花香,那种味道啊,真真好极的……
苹果果胶是为了添加在果酱里增加凝胶性而做的。其实果胶jelly也可以像果酱那样食用,它跟果酱的区别,其实只有一样:果胶是透明的,而果酱因为含有果肉的成份不可能完全透明的。

玫瑰荔枝节果酱和苹果果胶几乎同样做的,都需两天时间准备。


荔枝果酱第一天:
材料:新鲜去皮去核荔枝果肉1000克,红李果肉500克,白砂糖900克,柠檬2个,玫瑰酱适量
做法:荔枝果肉切(撕)成三片,李肉切成小块,柠檬榨汁加入,与其余材料一起拌匀,盖保鲜膜,浸渍1小时。然后将上述材料倒入果酱锅中,煮至微滚并轻轻搅拌。将煮好的食材倒入大碗,盖上保鲜膜,于阴凉处保存1个晚上。
苹果果胶第一天:
材料:青苹果(国产的比较便宜的那种小苹果,如果有野生苹果更好)1.5公斤,水2升左右
做法:以冷水冲洗苹果,去梗后将苹果切成4片,但不要削皮。将苹果和水倒入不锈钢平底深锅中,煮沸。以文水持续煮1小时左右,同时用木勺不停搅拌。苹果煮软烂后,将上述材料倒入极细的漏斗型网筛中(可用较细的筛子过滤),并用漏勺轻轻挤压水果以收集汁液。让这些果汁于阴凉处静置1个晚上。为了获得清澈的果胶,务必不要使用沉淀在容器底部的苹果果肉。
果酱罐: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
苹果果胶第二天:
将苹果汁(约1升),白砂糖600克和1个柠檬的柠檬汁,倒入果酱锅中,煮沸并轻轻搅拌。以旺火持续熬煮(无准确时间,约20分钟左右?),不时搅拌,仔细捞去浮沫。将几滴果胶滴在冷的小盘上,检查浓稠度:果胶应略为胶化。将果胶离火。留出加入果酱的部分,其余马上装罐并加盖。倒置放凉。
荔枝果酱第二天:
将浸渍过夜的材料(见图六。与浸渍过夜前的图五有明显区别)倒入果酱锅中,煮沸并轻轻搅拌。以旺火持续熬煮(无准确时间,约20分钟左右?),同时不停搅拌,仔细捞去浮沫。加入350克左右苹果果胶。继续熬煮直到果酱的浓稠度达到要求:将几滴果酱滴在冷藏后的小盘上,果酱略为胶化。将果酱离火,立即装罐,满至瓶口,马上加盖,并倒置放凉。

总是习惯把果肉捣烂成泥后再煮果酱,这样做果酱会让人有一种安全感。因为完全不必浸渍一晚马上就煮果酱都能煮成粘稠状,已经分不清那种粘稠是不是果胶的产生还只是果泥加糖后的效果。多半不会是果胶吧呵呵。这种带大块果肉的果酱就是一种考验,因为没有果胶是不行的。



所以一直是在一种战战兢兢的紧张状态下做法珀版果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以后的果酱都会是法珀版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