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在中“星”毒的期间顺利看完一部国产电影。而且,还算比较喜欢。一般来说,即使喜欢了,也基本不会在我的蛋糕童话花园里写些类似观后感之类的无聊话语,就像花园里长出的一篷杂草。星你除外。为了都敏俊西。这次,却想破个例。
不便评价什么是一部电影的好和不好。我只知道自己喜欢的电影,一定有饱满凸呈酣畅淋漓的色彩,动人的音乐,立体多层的内涵像俄罗斯套娃那么丰富。想象切开一个千层蛋糕的感觉,有时是丰盛的甜美。有时对待它就像对待洋葱一样,需要边流眼泪边层层剥开来。
看到程雨蒙,就像看到身边太多的人,和曾经的自己的影子。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这么大的城市里,我们又算什么呢?”勤奋坚忍上进的外表下,隐藏的是极度脆弱自卑甚至扭曲的自我。他们的“梦想”会因为别人的目光市俗的偏见随时改变,看不清自己的方向,在迷失的泥潭里挣扎。也见过不少像王灿那样衣食无忧坐享其成的幸运儿,表面上得意张扬盛气凌人,但他们也有阳光的另一面:自信,乐观,开朗。他们的梦想,明确,简单,纯粹。
很难说谁比谁更优秀些。
而梦想如何实现,幸福怎样获得这样大的问题,谁能给出一个精确的答案呢?程雨蒙们,王灿们,李热血们,甚至是尼泊尔奋青们拼命都想得到的答案,谁又能给得起呢?《等风来》好在,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却又高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在其中看到不同的答案。因为人们总是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然后,你会像程雨蒙那样,放下因为紧张因为随时想冲而攥得紧紧的拳头,静静感受风吹过来的声音吗。
雨蒙:山海经里的一种怪物,虽然长着人形,但却又生着一对很短的翅膀。能飞,却飞不远。羽蒙住在羽民国,靠近高山,它们终日站在山边,试着用翅膀飞远一点,再飞远一点,但总是摔下来,总是惨败。
雨蒙们,你们可以继续飞,继续摔下,遍体鳞伤,最后战死沙场。可是,我想问一句:为什么你们不能试着用双腿走路呢?说不定你们会更喜欢走路的感觉呢!而且,无需等风来,随时开始一段想走就走的旅程。
慢慢褪去弱小的翅膀。我已经不是会等风来的那个人,却喜欢里面无所不在的那个铃铛。神灵用它招回迷路的小象,主人用它催促暮归的牛群。那是来自故乡的声音。每个人身上都系着一个铃铛。那个给你系上铃铛的人,会在你需要的时候,随时摇响手中的铃,为你的心灵指引一条回归宁静的路。你听到了吗?
每当狂风暴雨 总会想起
故乡的山林 悠悠气息
父亲母亲在远方 又在我梦里
何时能再见到 想念的你
每当狂风暴雨 总会想起
故乡的山林 悠悠气息
父亲母亲在远方 又在我梦里
何时能再见到 深爱的你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