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语言训练师针对小宝说话的问题有分歧

(2016-01-26 13:52:51)
标签:

老詹

温哥华

育儿

自闭症语言训练

语言的协调性问题

分类: 生活篇
1月22日  星期五

      早晨我还是快7点时醒来,小宝8点钟醒来,小宝醒来后,小宝坐了便盆,给小宝做全身按摩,然后给小宝刷牙,给他做操,和他跳舞,给他讲了一本书,小宝又喝了水,把尿裤扔进垃圾桶,小宝和我一起下楼。
 
      小宝下楼后,给他穿好了衣服,我们赶快带他出门去语言训练师那里。今天我们终于没有迟到,不过语言训练师今天因为堵车,迟到了一会儿。小宝到了后,我们让他先去了洗手间,今天语言训练师先在小桌了贴了5个小贴纸,让小宝按贴纸的顺序来完成今天的动作。

      语言训练师说上次也是这5个贴纸,但是没有完全按照顺序,这次要完全按照顺序做。第一个小贴纸是吹泡泡,语言训练师通过吹泡泡和小宝互动,让小宝发声,我也来吹,小宝现在对吹泡泡的兴趣不是很高。
 
      第二个小贴纸是玩小球,这个小球的玩具小宝也玩了很多次,主要让小宝发出“按”的音,因为这个玩具是让小宝做出“按”的动作,小球才会转起来。

      小宝比较早以前就发出过“按”的音,但是今天很多次让他发“按”的音,他没有发出来,急了反而发出的都是“爸爸”,语言训练师就让他先发“啊”的音,才从“啊”的音转到“按”,小宝发得不是太理想。

      第三个小贴纸是小宝玩厨具,厨具是小宝比较喜欢的玩具,小宝边玩边练习切菜、炒菜这些动作,在这个过程中配上语言的训练。小宝动作的过程配合得还不错,但是发音不是太理想。

      第四个小贴纸是唱歌,唱《幸福拍手歌》,让小宝发出“咿”的音和“啊”的音,“咿”的音语言训练师让小宝把嘴角往两边拉,让他发“咿”。“啊”的音让小宝在嘴上拍,发出“啊”,这两个音小宝发得也还不错。

      第五个小贴纸是海豚吃鸡蛋,语言训练师把手塞到海豚里,海豚的嘴可以张开合上,语言训练师从袋子里拿出个鸡蛋,把鸡蛋打开,里面有个小袋子,让小宝把小袋子喂给海豚。小宝整个动作也做得很好,配合着“吃”的音能发出来,但是其它的音也还不是太理想。

      整个发声的过程都伴随了好几次发出“爸爸”的音,差不多40多分钟,小宝都是完全按照语言训练师的要求来进行训练,语言训练师说这是小宝训练以来,完全按照要求不分神,时间最长的一次,她觉得小宝很有进步。
 
      然后语言训练师与我和小宝妈做交流,小宝自己去厨具那里玩。语言训练师说语言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协调性的问题;一个是发音困难问题。从她看,小宝应该是协调性的问题。
 
      协调性的问题是他会发音,但是他不能发出他想发的音,比如说就像把“爸爸”叫成“妈妈”,把“妈妈”叫成“爸爸”,这就是协调性的问题。

      语言训练师认为小宝主要是协调性的问题,我认为小宝应该还有发音困难的问题,他发“爸爸、妈妈”的音很准确,但是发其它的音出来,比如说像他现在能发的“灯”,“吃”,他其实发得并不准确,这应该属于发音困难的问题,语言训练师也同意我的说法。

      语言训练师给我们把协调性的英文拼写写出来,希望我们回去查一下,看看关于协调性方面的知识。
 
      语言训练师提出关于我训练小宝叫“爸爸”的问题,她说得很隐晦,但我能明确地听出来,她还是认为这个训练有一定的问题。她提到小宝其实并不知道他发出的“爸爸”是什么含义,“爸爸”的含义有可能是“打开”,有可能是“给我”,有可能是“More”等等,或者别的。

      因为我训练“爸爸”的强度有些大,所以造成“爸爸”可以是任何含义,针对这个问题,我和训练师说:其实我现在在训练小宝的过程中已经有所改变,但我并没有停止让小宝先叫“爸爸”,然后再告诉他做什么。
 
      比如说我给他讲书时,小宝先看着我叫“爸爸”,我再和他说:爸爸继续给你讲。或者他想让“爸爸”抱的时候,我会让他先叫“爸爸”,再跟着抱。但我还是很加强“爸爸”的发音,这点和语言训练师有一点儿争执。
 
      我的观点是我还要不断加强这种训练,小宝妈也要加强这样的训练,不过她让小宝先发出“妈妈”,再做别的事情。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的讨论没有再继续深入,显然我们观点上有所不同。
 
      在回来的路上,我还是跟小宝妈进一步讨论了我的看法,我觉得这个阶段在家里面就是小宝经常叫“爸爸”,不管是外婆,还是阿姨,他要去做什么时,他都常常会先发出“爸爸”的音。

      比如说外婆要给他喂饭时,他先看着外婆叫“爸爸”,外婆说叫“外婆”或“吃”的音,他再继续发,所以小宝每一天叫“爸爸”的次数非常多,我估计应该次数至少在100多次到200次。
 
      我个人的观点是小宝现在发声的机会比以前多了,因为有个特别明确的词他会说出来,就是“爸爸”。他总在说“爸爸”,“爸爸”这个音其实并不是最简单的一个词,能让他顺畅的把“爸爸”这个词发到现在这个程度,这确实是非常有强度训练的结果。
 
      我觉得小宝这段时间,“爸爸”这个词不断的发音,我认为对他的发声是有好处的,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小宝能发出来越来越多的词。

      比如他这两天能发出的稍清晰的词,比如说“刀”,“门”,“车”,发得都不错。这个“刀”是因为小宝有本书叫《不可思议的小刀》,那本书一直是我给他的必讲书。
 
      那本书我总是要给他讲小刀怎么了,不可思议的刀弯曲了,不可思议的刀折断了等等,这本书全是这样的内容大概有十几页,一直是这样的内容,给他讲了很长时间,他发出“刀”的音不是偶然的。
 
      “门”也是这样,因为要给常提到“门”,要开门,门上有锁等等,小宝也听了很多次,他发出来都是因为他大量的听到了,再发出来音。
 
      从这个角度,我和小宝妈讨论的结果,就是小宝妈继续加强“妈妈”的训练,我继续不要放松“爸爸”,同时对他经常发出的音进行巩固。

      从小宝现在能发出的音,“汪汪”,“吃”,他都不太会发错,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并不完全认为小宝有比较严重的协调性问题。
 
      他有可能有协调性问题,但不会是严重的协调性问题。他之所以有时候会说出“爸爸”,这仍然是条件反射的原因,我们通过其它词的不断重复,我想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会减轻。

      为了验证小宝到底知不知道“爸爸”的含义,我今天专门自拍了张照片,把手机拿给小宝,指着手机屏幕上我的照片,问小宝这是谁?小宝没有犹豫发出了“爸爸”的音。
 
      从这点上说,其实我觉得小宝他自己知道自己发出的“爸爸”的含义,并不是小宝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意思,小宝现在已经能够把他听到的“爸爸”和说出的“爸爸”对上的这种情况,其实是我以前最担心的口不对心,现在这一点小宝已经让我放心了很多。

      从语言训练师那里回来的路上,小宝喝了奶,回到家,我和小宝在家里玩耍,中间我又跑步去了一趟体检中心送东西,然后再跑回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