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 星期二

老唐,孟庆赋兄,我和大木瓜
今天早上起来后做了一些体能练习,然后就去接老唐一起去北辰高尔夫球会打球,今天一起打球的还有大木瓜和孟庆赋兄。
这是我今年第一场球,我也很重视,提前到达球场后还在果岭边练习了切球,在练习果岭上练习了推杆。
今天我们总共用了将近4个半小时打完了全场。我是96杆,前9是+15,后9是+9。老唐是99杆,大木瓜是94杆,孟庆赋兄虽然已年过60,他还是和我们一起打得蓝梯,最后的成绩是83杆,这让我们非常惭愧。
我的成绩今天是3个PAR,9个+1,3个+2,3个+3,14次用DRIVER,4次上球道。两个GIR,今天总共用了32推。

和老唐也是第一次在一起打球,上次老唐从美国回来,我们只是匆匆一晤。老唐为我们当时的慈善活动捐了两支有上百年历史的推杆,这两支推杆我们准备3月27日在加州水郡的晚宴上进行拍卖。
老唐的个性非常柔和,是位慈爱的大哥。这场球他前9成绩很好,当时让我觉得压力很大,到了后9我逐渐地有所恢复,老唐的状况有所下降。但是整体来说,我觉得老唐的短杆是非常不错的,很多次切球都把球切到了洞口边。
和大木瓜打球的次数不少,这次让我明显感觉他的DRIVER比以前靠谱了很多,击球也比过去稳定了不少,这次除了在一些短杆的地方出现了问题,整体上还是相当不错的。
孟庆赋兄是个打球非常绅士的兄长,本来我们建议他打白梯。按他的年龄,他应该打白梯,但他坚持要打蓝梯,他DRIVER的距离完全不输给我们,短杆也非常棒,很多次的长推都是精彩入洞,确实打得非常好,他的球龄也有十几年,让我们看到了他非常好的推杆技术。
这次在规则上我还是有个很大的疑问。在打球的时候,我反复跟孟兄和球童确认球道中间白桩的本地规则的含义,孟兄是这里的资深会员,我得到了他们很一致的回答,就是说白桩在他们本地规则中并不是作为OB桩,也几乎没有人在打球的时候把它们作为OB来处理。
只有真正的出界,到了球场外面,或者边界的时候才算OB,但毕竟那些白桩是竖在那里,我今天的DRIVER有5个越过了白桩,到了隔壁的球道,都没有按照OB处理,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有很大的疑问。如果这个按照OB来处理的话,这场球至少还要再多加10杆以上。
这个问题按照老糊涂的说法,如果球场有这样的本地规则,一定有书面的才能被确认,因为当时无法确认就先如此处理了。
今天这场球很重要的体会首先是这场球最大的失误是在DRIVER,当站在球台上打第一个球时,DRIVER就是个梯头球,距离只有不到100码,紧接着用4号木时,又是一个剃头球,滚动的距离也是非常的近,然后就是用P杆。因为第一个洞是310码,DRIVER打完了,4号木打完了,居然还剩下100多码,再用P杆,没想到P杆又打出了右曲,又剩下25码,25码的切杆又切大了,从果岭外的推杆竟然没有推到果岭上,又推了2杆才进洞,这个4杆洞是+3。
第一个洞可以说把我的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从DRIVER到4号木、P杆再到挖起杆,再到推杆,一个不剩的暴露无疑。今天前9洞里的前8次DRIVER,没有一次是正常上球道的,所以我一直在寻找问题所在。直到了第9洞的时候,才开始找到DRIVER的感觉,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挥杆时的老毛病,胯部右移。二是上杆时失去平衡,这是我前段练习时非常注意的动作,但一旦到了场上,大脑就出现了混乱。
这场球到了后9,各种杆的表现逐渐有所恢复,我也开始对挥杆有了一些自信。这场球是我非常有收获的一场球,因为把我的问题暴露的非常明确,所以打完球后,我又回到北湖继续练球。
今天又练习了差不多600个球左右,也是从挖起杆到铁杆再到DRIVER,都练习了一遍,体会了一下动作,我觉得是很有收益的。我想再过一段时间,会增加下场的次数,我考虑是不是能够做到每周一到五上午下场,下午在练习场,到时看看这个安排能否很好实现。

观察一下一号木的相克是如何打出来的























孟兄的挥杆动作






瓜弟的挥杆动作





回来发现老唐的挥杆动作没有拍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