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 星期一
今天是端午节放假的第一天,上午练习了200个推杆,还做了7号铁和1号木几十次空挥练习,然后就奔向机场。因为今天要去南方的乡下探亲,早上出发,遇上飞机晚点,再加上坐长途车遇到修路,在路上的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等到达的时候,感觉比打球还要累。
在路上有些时间,思考了几个问题,觉得需要尽快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铁杆的杆身。这套杆是刚开始打球时朋友帮忙介绍的,铁杆都是R级软硬度的碳素杆身,其实已经有好几个朋友和我提过这个问题,觉得我应该换成中硬度或硬度的钢杆身比较好。昨天和得意的一杆、距离产生美,还有爵士心情一起打球的时候,得意和距离也专门提到这个问题,觉得我的杆头速度相对还是比较快的,应该换一个钢杆身的会更精准一些,以前一直有这个想法,但是未实施,所以我想尽快去工坊做一个测试,看看到底如何进行选择。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选择什么样的球。也是在昨天和这几个博友打球的时候,我嘟囔了一句:这个Titleist的球为什么线总是感觉是歪的?总是跑瞄。然后他们几个认真看了一下最后断定我的球是假冒的,这个球是一次参加比赛时获奖得到的,上面还印着这家公司的LOGO,而且还是一家比较大的公司,所以我一直还觉得挺幸运的,没有想到这个球是山寨版。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要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正好在路上看了第六期的高尔夫球大师的杂志,上面专门讲了高尔夫球的热力榜,就是关于球的部分,我仔细阅读了热力榜,终于对球有了个新的认识,过去还是疏忽了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听说了两层,三层,四层甚至五层球的区别,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球是如何影响成绩的,所以这看到这个分析数据,我基本上了解到球速和倒旋这两个是个矛盾体,球速快的话倒旋就会少一些,倒旋要是大一点那球速就会相对慢一些,差不多是这样一个情况。比如说像Titleist的球里面,有Pro
V1和Pro V1X两种球,它们之间的区别也体现在这个方面,像Pro V1的凸点总共有392个,而Pro
V1X的凸点是332个,凸点多的倒旋就会比较大,但是球速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凸点少的球速就比较快,倒旋就会相对少一点,比较适合低弹道,抗风,要求距离。通过热力榜,我对球也有了新的了解,觉得应该针对自己的情况,对球加以选择,今后还要在这方面认真思考一下,不要忽略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手套。过去刚开始练球的时候,买了一堆练习用的帆布手套,基本上练习和打球都是用它,也有一只小羊皮的手套,但是小了点儿,戴了没几次,大拇哥已经能伸出来了,一直没有真正适合自己的手套,练习用的手套买的大了一点儿,松了一点儿。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应该检讨一下,过去忽略了手套的影响,其实经常在上杆或挥杆时能够感觉到手套对我的影响,手套比较松感觉握上去的手感就有些问题。现在已经打了超过一年的球了,也该关注手套的问题了,回头得去店里认真比较一下手套的区别,要买非常适合自己手的手套。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握把。这个问题以前也想过,但是没有认真去思考,好几次我看到关于握把的文章,比如说提到像握把的材质,有的硬一些,有的软一些,还有多长时间换一次握把,握把是粗一点好还是细一点好,因为每个人手的大小和粗细是不一样的,按道理握把的粗细也应该有所不同。我觉得这件事情也要认真对待,要到握把的专卖店认真的挑选一下,听听专业人员的讲解,应该更换一些握把。我的手指比较细也比较长,现在的握把往往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不能再拖延了。
第五个问题是关于鞋。我曾经去过一次新加坡,在一家高尔夫球店里看到两双过季打折的Footjoy鞋居然才50美金,因为还比较合脚,当时很兴奋的就买了这两双鞋,一直穿到现在。前两天偶然看了一下鞋底,才发现有一半的鞋钉已经断了,鞋已经有很多问题了,觉得自己忽略了很多细节的地方,应该尽快买一些新的鞋钉换上去,能够让自己站立更加稳定,否则就和平底鞋差不多了,这也是需要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六个问题是防晒霜。最近去打球或者练习比较频繁,用的是50倍的防晒霜,但大家明显感觉我黑了好多,记得前阵子我碰到白冰的时候问他怎么打球这么多皮肤还是这么白,他说他用的防晒霜肯定和我不一样,他用的是80倍以上的防晒霜,当时我大吃一惊,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80倍以上的防晒霜,他说虽然不太好买但是有,每次他都用这种,这样防晒效果才好,50倍的他觉得不够。这也提醒了我,不过在商场里根本找不到这种80倍的,所以争取让朋友从国外能带回这种防晒霜,也许这个防晒的效果会更好,否则我球还没怎么打,晒得就像打了很多年球的了。
一直以来总是抓紧时间练球或是下场,这些小的问题积累了下来,今天刚好有空让自己好好思考一下,这些问题还是要认真对待,尽快解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