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疃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

标签:
河南疃镇宋体个体私营经济邢临高速公路新材料杂谈 |
http://s3/middle/63411a55hcb84428e8a72&690
河南疃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
(2012—2016)
河南疃镇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是:以打造两市四县区域交界经济强镇为总体目标,以科技振兴、民营复兴为抓手,着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产业兴镇、商贸活镇”战略,全力抓好新材料产业园区、自行车(童车)生产基地和轴承工业园三大建设,积极推进鹏达新材料、自行车(童车)配件生产与研发、轴承生产与研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五项重点工作,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崛起步伐。
到2016年,力争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0亿元,年均递增20%,财政收入完成2000万元,年均递增30%;农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年均递增15%;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亿元,年均递增30%。民营经济发展继续当好全县的排头兵,民营企业产值、税收实现翻一番目标,在全县继续保持绝对优势,为曲周在邯郸东部振兴中做贡献。
一、搞好空间规划,突出发展重点,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今后五年,河南疃镇产业发展以定魏公路为中轴线,规划镇域产业4大片区:东北部规划为工业园区,大园区里划分自行车(童车)生产、新材料、轴承、棉纺4个小园区,实行园中园,打造成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聚集区。西部以永河线为中轴,规划为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区,适应健康、安全、绿色、生态、高档的发展趋势,着力发展有机农业,抢占市场制高点。发展高档种植,每年引进一到三个高档种植品种,发展餐饮、旅游、休闲、度假、观光服务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生态种植,开发高端消费、高附加值的项目;东南部规划为生态旅游观光采摘区,以北高庄康宝樱桃生态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樱桃、大枣、葡萄等果品种植,引进名、特、优新品种,用四到五年时间建成面积5000亩,开发旅游资源,利用不同品种的生长特点延长樱桃的上市时间,逐步建设独立型的观光旅游采摘园区。镇中心所在地规划为新型商贸区,坚持“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整体开发、分步推进”的原则,大力实施“镇区扩容和档次提升”工程。按照“西扩、北移、中提升”的发展思路,以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为载体,完善基础设施,搞好硬件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
二、发挥传统经商、创业优势,着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2、抓富民产业,奠定优势。五年内,民营企业要按照“引进技术,培植龙头,集约经营,突出特色”的思路,不断引进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加快“传统+科技”步伐,向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迈进。自行车配件、童车、轴承、棉纺、机床交易等富民产业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要达到60个。现有骨干企业要通过技术联合、制度创新、结构调整逐步壮大实力。到2016年底,每家企业聘用2-3名行业专家,争创20项省以上知名品牌产品。五年内,自行车配件(童车)生产基地要迅速形成规模,年销售额要突破100个亿。五年内要新上5-10个固定资产投资超亿元项目。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要达到30亿元,投资超500万元项目达到100个,投资超千万元项目达到40个。五年内力争实现营业收入、纳税两项指标翻一番。
三、以生态有机农业区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衍生产业
1、发展有机种植,建好生态农业区。以土地整合、流转为中心,推动包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内的农业资源流转与整合、促进农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园区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销售”的现代农业转变,有效夯实农业产业化基础。适应绿色、安全、健康、生态的需要,在永河线以北,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的生态农业区,五年内扩大到10000亩,建设成为邯郸邢台两市最大的生态农业区。注册品牌、加大推介,用品质占领高端市场;延长生态农业的产业链条,开发高效益、高附加值的食品、餐饮娱乐相关产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向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循环化、社会化转变,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之路。
2、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今后五年,全镇上下要紧紧围绕生态、绿色、环保、宜居农业新观念,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以高庄康宝樱桃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樱桃、大枣、晚秋黄梨果品和金银花药材种植,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建成面积5000亩,实现增收4000万元。以吨粮田建设项目为重点,积极做好农田沟渠林网建设,构筑“田成方、树成行、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3、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把中国农大请进来,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提升西部、南部村农业种植传统观念的转变。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镇农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镇、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镇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
4、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机制,建立利益引导,鼓励个人出资与农业开发相结合的办法,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和田间路硬化,五年内硬化镇内的所有田间路。在田间灌溉上,以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全面整修支漳河、一分干、罗官营渠等水利工程,完善农村水利条件。
四、加大对镇区的建设改造力度,打造宜居繁荣的商贸服务区
坚持以基础设施为前提、产业发展为支撑、先进文化为内涵,认真做好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按年均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的速度,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环镇道路,打通交通命脉,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到2016年,建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集新型工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服务为一体的邯郸东部区域重点乡镇,加快推进城区扩城增绿,提升城镇品质,形成以镇区为中心的“放射状”的发展格局,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努力实现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