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遥古城补记

(2015-07-10 18:21:39)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旅游光影

    2007年的山西游渐行渐远。整理平遥古城照片像老牛反刍一样,慢慢地回想。

    记忆犹新的当数山西的民居建筑,精致的砖雕石刻、泰山石敢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半边屋;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之一是“房子半边盖。”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雨水往家里流。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这一建筑特色让我牢牢记得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来由。

    刚到驻地美美地吃了一顿地道的山西面食,现在还能回想起蒸小米、莜面栲栳栳、饸饹的香味。晚饭后上街转转,正好碰上穿着衙门制服的巡夜人,追在后面拍了个背影。头一回睡北方的炕,好像离想象中相差甚远。早起上街巷转转,有一小孩蹲在院落地上,我很有兴致地上前,想跟他聊聊,顺便再看看他家的院落。不曾想,小男孩不知是怕陌生还是警惕性比较高,不遭待见,他关上大门,让我吃了个闭门羹。不过我还是趁他没关上门之前留下他那机灵狡黠的笑容。在古城墙上,花十块钱坐人力车照一像,一把小伞作道具。那车夫的晋腔唱的好,拉长了声调,唱响三句,摆了三个造型,招揽了不少生意。

    当时用的是卡片机,到此一游地照了一些,没有详细入脑。转回来再对照百度资料,重学一回消化消化。资料来自百度。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古县城之一。交通脉络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旧称古陶。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明初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各代进行过十次补修和修葺。康熙四十三年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平遥县城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平遥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

      平遥古城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清晚时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平遥古城补记
1、这是我们住的旅馆,四合院体现北方民居特点。头一天晚上用餐就在这里摆上几张桌子,吃蒸小米、莜面栲栳栳、饸饹,很有感觉。
平遥古城补记
2、我住二楼,有竹门帘,门上贴着娃娃剪纸,很喜庆。
平遥古城补记
3、这就是睡炕,与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应该还有一个小桌子的。
平遥古城补记
4、吃完晚饭上街转转,看到穿着清朝衙门制服的巡夜人,追在后面拍了个背影。
平遥古城补记
5、一大清早起来转转,看看居民市井生活。很典型的北方古城古镇。
平遥古城补记
6、墨绿色漆的门窗也是北方的特点。一个孩子蹲在地上玩沙子,想上去跟他聊聊。
平遥古城补记
7、呵呵,他还不干,请回吧!关门大吉。。平遥古城补记哼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拜拜了您那,小小子!
平遥古城补记
8、青砖结构的民居,给人干净整洁的印象。
平遥古城补记
9、
平遥古城补记
10、看到泰山石敢当,知晓的同事告诉我,这是盖房子时嵌入的镇宅石,含义稳固坚实如泰山。
平遥古城补记
11、登上城楼的景观。
平遥古城补记
12、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平遥县城面积约2.25平方公里。
平遥古城补记
13、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
平遥古城补记
14、土炮
平遥古城补记
15、从城墙的堞口望出去,可见一排溜的敌楼。
平遥古城补记
16、十元钱合个影,就为听他那三声爽朗朗的晋腔,看他那俏皮的造型。不知现在行情涨了没有?
平遥古城补记
17、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
平遥古城补记
18、下了城楼,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
平遥古城补记
19、贴的门神,虽然有点破,还是挺精神。
平遥古城补记
20、平遥县衙门二堂。监狱里面各式刑具,太残酷,没细看,自我屏蔽了。
平遥古城补记
21、县衙膳食谱。
平遥古城补记
22、民居
平遥古城补记
23、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之一是“房子半边盖。”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雨水往家里流。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这一建筑特色让我牢牢记得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来由。
平遥古城补记
24、
平遥古城补记
25、
平遥古城补记
26、平遥县署大门,俗称县衙门。
平遥古城补记
27、
平遥古城补记
28、民居
平遥古城补记
29、木雕工艺品吉祥挂件
平遥古城补记
30、吉羊石雕花槽。里面种着仙人柱。
平遥古城补记
31、端木肇庆
平遥古城补记
32、
平遥古城补记
33、精致砖雕
平遥古城补记
34、精致石雕
平遥古城补记
35、精致
平遥古城补记
36、木雕、砖雕:莲、钱、福、蝶的花纹寓意美好。
平遥古城补记
37、小吃:石烙饼
平遥古城补记
37、烧热的石子把饼炕熟
平遥古城补记
38、炕好的饼,很香。
平遥古城补记
39、汇通天下

 平遥古城补记
40、
平遥古城补记
41、这小楷写得多漂亮。
平遥古城补记
42
平遥古城补记
43、日升昌.  清晚时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平遥古城补记
44、山西小吃
平遥古城补记
45、
平遥古城补记
46、古风
平遥古城补记
47、


平遥古城补记
李志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