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物素描----苏苏

(2014-01-05 14:11:51)
标签:

随笔

杂谈

分类: 生活杂文

    苏苏是护士。一度对她名字感兴趣,这个名字好听,问她有什么来由,她说:解放初期,苏南苏北行政公署合并时出生的,两苏并一苏,因此叫苏苏。她运动发式,休闲装束,很随意、精干。头发略稀疏,少见白发。在职没有更多了解,倒是退休后,在两次征兵体检工作中相处有20天,更多地了解她。

    苏苏是个热心开朗的人。走路风风火火,办事干干脆脆。职业关系,护士手脚都麻利,交给她的事三下五除二就办好了。老干办人手少,每逢年节发福利,忙不过来,她都会充当志愿者去帮忙。她还会每周一次到一所老年公寓去当志愿者,量血压测血糖,提供医疗服务。老干部运动会、活动演出,置办服装、道具、后勤保障之类的事,她都会主动承担,极具奉献精神。她的热心使她当选支部委员,她这样认为的:生命在于活动,年轻老人为年老老人服务是应该的。

    她是个活跃分子,认识人多,朋友也多。喜欢说话,喜欢到处走走逛逛。她说退休没事干,在家待不住。有时约个伴,有时一个人,背个包,装上水、毛巾、干粮,大街小巷地穿,一跑就是一天。有一回沿着秦淮河边走,从最北边下关的小桃园一直跑到最南边的节制闸。她属于自来熟,和什么人都能搭,也不怕,不畏生。实在佩服和羡慕她的社会交际能力,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2012年的冬季征兵体检,上午工作,下午她和我一起逛泰州市。我很放心跟她一起出走,不怕迷向回不来。她说路就在嘴上,问唉,怕什么。她在中午饭桌上,通过询问当地的医护人员,就把泰州市的景点和公交线路摸得一清二楚。午觉也不睡,一吃过饭就出发,把该逛的地方都逛遍了:梅兰芳纪念馆、老街、绿博园、三水湾、凤城河、胡锦涛旧居、学政试院、望海楼、海军诞生地、金鹰小区湖景、泰州古关帝庙、引江工程、高港区等等。早晚散步,和她在一起,都是她说我听。她有说不完的话题:说早年医院的人和事,说她的插队生活,说她的家事,说她当行长的老公公老革命的故事。说到祭扫的事,她说家人很开明,故去的老人都要求水葬。每年清明,兄弟姐妹都会聚在长江边上踏青一天。我想,也许是受先人开放民主的家风影响,使她有如此随和开朗的性格。

    她兴趣爱好广泛,尤其爱运动和舞蹈,整天动个不停,像个永动机,说她有较强的表现欲也没错。参加厅里舞蹈组,合唱团。学打太极、木兰扇、健身球。厅里、院里演出活动自然少不了她,有时凑不到更多的人,她都会上去独舞一段顶一个节目。也说不上跳的有多专业,但是她跳的就是一种精气神。2012年征兵体检,她随身带着一把桃红色的木兰扇,体检空余时间在空地处扭扭跳跳来上一段。边唱边跳,旁若无人,停下时满头的汗。她说活动活动筋骨权当做一会儿工间操。晚饭后整理当天的材料和次日的准备工作,做完基本就到9点了。可她还会坚持再出去快走半小时,走得一身大汗回来。她说每晚快走已经坚持好几年了。

    这两年她又迷上葫芦丝了。学葫芦丝有一段时间了,光葫芦丝就买了四把,花了上千元,一个学期买一把,一把学一个曲调。外出活动必带上葫芦丝,不嫌麻烦。大大方方、随时随地练起来。进步相当快,现在吹得有点意思了,照着曲谱《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北京喜讯到边寨》等等吹得像模像样、有鼻子有眼的。2013年夏天在泰州,我和她住一个屋。这个夏天特别热,天天高温。庆幸2012年冬季到泰州时,该玩的地方都去过了。下午不出去,就死心塌地躲在空调房间里避暑。我看书写字,她午睡起来就吹葫芦丝。有位工作人员S好心问我:“你还愿意单独住一个房间啊?楼上还多一间房间,我跟领导说说,你跟她分开住。她在那里吹她的“萝卜丝”,你不嫌吵啊?”我笑了,这个S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在体检空闲的时候,她学打太极拳,老是记不住动作,于是向别人讨教,做一个动作,说一句逗人的口诀:“我抱了一个球(两手抱球起始动作),一半送给你(右手推出动作),一半送给他(左手推出动作),最后一个给自己(两手抱球收拢动作)”。她真会搞笑,把“葫芦丝”说成“萝卜丝”呢。我说不嫌吵,有个伴可以聊聊天,解解闷,她说我听,从她那里知道不少信息呢。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苏苏正在旁边吹葫芦丝,练的起劲呢。她抱歉说影响我看书和打字了,我说没关系,我喜欢有背景的音乐伴奏,有音乐兴许思路更多些。

    苏苏这样的生活态度真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