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长兴,除了休闲避暑品尝农家菜,“霸王潭”是一个景点,秀竹清溪令人流连忘返。大唐贡茶院则是另一个景点。这两景点是在第二天雨停后去的。去贡茶院之前还到当地的农贸市场转了转,应季的杨梅、百合刚上市。来的路上看见杨梅林旁有就地推销杨梅的,一见停下的私家车,卖主提着杨梅小提篮蜂涌而上,10-15元一小篮,车主被围困的难以招架。我们在农贸市场买的杨梅,10元一篮,味甜不酸。百合还带着湿润泥土的枝叶。有一种黑黑的小小的圆颗粒,没见过,问过得知叫百合子,长在枝叶间,2元一斤,又新鲜又便宜,可和百合一起煮,味道苦,夏日清热败火是好东西。(回家后在菜场又见到这东西,标着野百合,要5元一斤。)我们顿时变成采购团,狠狠购了一把。来时,老妈嘱咐我带两个咸猪爪回去,和鲜肉一起炖,叫作“腌笃鲜”,当然遵命。买完购好,将后备箱装的满满,就往贡茶院去。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兴于唐中期“茶圣”陆羽《茶经》的问世。《茶经》是陆羽对唐中期以前中国茶叶的历史、产地、以及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等知识作了全面仔细的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标志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
大唐贡茶院位于长兴渚山侧的虎头岩。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它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是中国首座茶叶加工场。顾渚山东临太湖,西依天目山,气候温和,山上的泥土属乌沙土,厚实而肥沃,适宜种茶,出产的茶品色紫而形如笋,茶圣陆羽在《茶经》里提到: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据史载:“归于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间,自大历五年至贞元十六年于此造茶,急程递进,取清明到京”。又说:“以东廊三十间为贡茶院,两行置茶碓,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引顾渚泉亘其间,烹蒸涤濯皆用之,非此水不能制也”。如今,顾渚贡茶院废圮,院址遗迹依然可辨。
我们见到的是新建的贡茶院,建筑群宏大气派,木结构亭台楼阁富有唐朝风格。粗大的原木上布满好看的纹路,像是自然的,又像是烙制的。由于目的和时间关系,没能坐下来细细品品茶,慢慢聊聊天,甚至连陆羽阁都没有上去看看,而是四下里散开,自己找角度拍照。随镜看看吧。

1 陆羽阁是建筑群最高点

2 大唐贡茶院正门

3 过道厅内仿唐装饰灯

4 门眉匾额“茶人圣地”

5 茶具模型

6 陆羽阁收门票,每位60元,有证件要40元,我们没有进去。

7 我们就在外围转转拍拍

8 仿唐古典建筑坐落在翠竹中,别有韵味。

9 茶座里明代风格的木制桌椅款式简洁大方

10 演艺台侧悬有陆羽《茶经》里关于紫笋茶的论述:
紫者上 绿者次;
对面对称悬着的是:笋者上,芽者次。

11 《茶经》标志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

12 服务员看我们穷拍照不喝茶,有点不高兴,但还留了点面子。

13 于是我们又出来拍,拍走廊,拍木柱。

14 铁将军把门,不让上楼,就在此看看吧。

15 好看的原木花纹,像京剧脸谱大花脸。猜猜是自然的还是烙上去的?问我,
我也不知道。

16 若是人工烙制的要费多少功夫,若是自然形成的那该多神奇!

17
看看,全是这样的木头,哪位高者说说高见。。。

18 留着慢慢想。。。

19 看看这楼的工程不小吧,以陆羽阁为中心,左右建筑群是对称的,
我们看的才是半边楼。

20 山泉流下,聚水成河

21 可见对面有牌匾的阁楼

22

23 建筑的基底部是石块砌垒的。

24

25

26 以上是大唐贡茶院图片。下面零散的,此文发完,长兴游记告一段落。

27 刚到的那天,在驻地拍的,山顶盖了帽,雨下个不停。

28 住的环境就是群山环抱,满山竹林,空气特别好。

29 农家养的鸡

30 小桥没有,流水人家有。

31 家家门口堆着柴,日子过的火旺。

32 生态农庄

33 农贸市场买杨梅,10元一小篮。可不是这,这是一大篮。挺诱人吧!

34 鲜百合,带着泥土,带着枝叶。13-15元一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