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窗棂文化

(2010-12-21 10:54: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摄影随拍

    窗棂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使窗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成为建筑的审美中心,也是古民居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窗户没有玻璃,冬天通过窗棂的小木格糊上窗户纸,抵挡风寒。在北方过年时窗上贴窗花,借助于窗棂的设计和存在。

   窗棂的传统构造十分考究,通常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优美图案。透过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不同景观,好似镶在框中、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传统的民居中,常会有一些形状不同的窗棂。甚至在家具中都会有精美的雕刻花纹图案。如仙桃葫芦,福寿延年,石榴蝙蝠,冰裂纹,扇状,瓶形等等,极富装饰趣味。室人临窗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一幅优美的诗文图画,令人难以忘怀。尤其在苏、浙、皖一带的古建筑,让人在窗前、廊下漫游移步移景,犹如在画廊中赏画。这时的窗子不仅是画,也是诗。古诗有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窗棂文化提示,一个好的窗子不仅仅为了通风透光,还应当成为一幅美丽图画的欣赏,一种审美情趣的培养,一种励志奋进的暗示。在旅游中,听导游诠释“冰裂纹”窗棂与“十年寒窗苦”的含义:古代私塾教育,用“冰裂纹”窗棂图案寓意寒窗,还寓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激励学子耐得住十年寒窗寂寞,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要考童生、举人等前后加起来一共十年时间,才能取得“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仕途。原来如此,以后我每到一处古迹,就注意到“冰裂纹”窗棂无处不在,古人是用这种无言的、抬头即见的、窗棂文化来熏陶和濡染学子,体现对下一代教育的苦心。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窗棂文化影响深远,周边地区日本、韩国、朝鲜民间等地至今还保留着的木结构门窗,都由不同的图案组成。窗棂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角落,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地名也好,村落也好,胡同街道也好,房屋建筑也好,往往浓缩了历史文化的精华。重视它们,研究它们,保留它们,进而珍爱它们,在发展和建设中应该手下留情,把优秀的民族文化流传下去。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窗棂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日莫愁
后一篇:食不言寝不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