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春天,东郊小游,七人坐在凉亭里聊天。喜欢狗狗的人儿,在逗着一大一小的两只狗狗。说起狗,使我想起了七十年代在安徽医疗队里的事。我就聊开了,记下来,说给大家听,落笔为文,这是九旬老人教给我们的办法。
怕狗是和那次遭遇有关,打那以后我知道了,抱窝的狗最凶。1975年我参加医疗队,是在安徽武店。医疗队30来人,住在一个大仓库里,围墙外面住着老百姓。围墙里面有一口井,但是水不能喝,水质很硬,含钙和镁多,只能洗手、洗衣服。搓上肥皂,不起泡沫,清洗时,水上漂起一层白沫。吃的水要到围墙外的井台去挑或抬。
那天,我和海红值班抬水。她在前,我在后,两人抬着一个水桶出门。出门后路过一农户家,听到狗叫,心里有点怕,仍壮着胆子,边走边顺着狗叫的方向瞧,生怕狗会追过来。海红说,别怕,你忘了老乡教我们怎么对付狗,就是不要跑,越跑狗追的越凶,你不跑,蹲下来,假装捡石头,狗就不敢追你了。我说不错,理论上是这样的,真遇到狗追,就忘了。现在还好,有一位女主人在,我们顺利通过她家门口。看清了,有两条狗,一只趴在窝里,另一只黑狗正虎视眈眈地望着我们,被她主人喝唤住,不再叫了。等抬水回来,又路过那家人门口,不见了女主人,她进屋了。我催前面快走,就怕狗出来。我们俩紧步快走,水桶里的水有点晃荡出来了。刚过门口,“呼”的一下,就窜出一条狗来,一点声音也没有。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我的一条裤角就被狗紧紧咬住了。幸亏没有咬到肉,但我已经吓得不轻。我用脚使劲去蹬它,想蹬脱它的口,怎么也蹬不脱,一只黑色灯芯绒布鞋也在蹬的过程中蹬掉了,我没有这个胆量去捡,光着一只脚向前跑,可跑也跑不动,裤角还在狗嘴里咬着、拽着呢。刚才讲的头头是道的“捡石头吓狗”的秘诀全都跑到脑后。这当儿,比较有损军人的形象,好在天色已晚,没有人看见。前面的海红也吓的直拖着我向前跑,差一点没把水桶给撂下。正在这时,女主人出来了,她把狗赶回去了。看到我们的狼狈样,直向我们道歉,她说,这只母狗正在抱窝,要保护它刚刚生下的小狗,所以有攻击性,一般不要惹它,见你们是生人,所以就特别紧张。我告诉她,我的鞋掉在你们家门口了,不敢捡。她回过去,帮我捡起鞋还给我,再次抱歉。
等吃过晚饭,那女主人又来我们宿舍。说没看好自家的狗,吓到女解放军了,感觉对不起,一定要替我补那条被咬坏了的裤子。她带来了针线、顶针、剪刀,就着20瓦的灯,缝将起来。不一会儿,小洞补好了。她那双灵巧的手不仅补好了裤子,仿佛也安抚了我那颗惊恐未定的心,让我感到军民之间的真情实意。同时我还知道了“抱窝的狗最凶”,领教了“咬人的狗不叫”这句话的真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