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唐)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首诗在这次参加的初三一模考试卷上出现,要求赏析“压”字的好处。这个“压”当真用的好么?网络上的赏析大多为:“压”,将清梦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与
“满船”相应,言清梦之多之重……这个答案姑且不谈。只是这个“压”用在这里当真好么?“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描写出夜深了,诗人酒酣之际,看见漫天星斗映入湖水之中,于是醉醺醺的睡了,清梦无数。诗人用了一个“压”来写清梦之多。何为“清梦”?清梦,是美梦的意思吗?查阅了规范的字典,没有找到该词的解释,百度上说法似乎不靠谱。可是依据整首诗看,清梦似乎不该是美好恬静的梦,前两句“西风吹老”“湘君白发”似乎悲秋之意浓重,如此情景,以酒消愁,乃至于醉眼朦胧。
可是《唐诗鉴赏辞典》说“清梦”是个好梦美梦,与“星河”意境相谐,若是这样,如此美好的意境却偏偏用个“压”来形容梦之多,是不是有些沉重?虽然是化无形的梦境为有形,具体化了,可是却给人以沉重感。这不比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是愁绪,自然沉重,可是“清梦”沉重,还“压”向灿烂的星河,似乎不美不妥了。窃以为根据情境,“清梦”之“清”有“凄清、凄凉”之意,才会用“压”来体现愁之多,梦之重?
我很佩服文文,她大笔一挥就写出了“化虚为实”,道出了清梦之多;然而我又很担心,这样的答案是否是循着答案而来的套路,而自己不是真的理解感悟到诗歌的意境呢?
诗无达诂,以上妄言或许浅薄,待有识者斧正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