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给生活降级20241015
(2024-10-15 16:54:02)
标签:
生活降级情怀升级 |
分类: 有感而发 |
过去的国庆长假,我们一家人很安生,没有延续往年“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个“漫长的假期”,一家四口终得团聚了。以家为圆心,五十公里为半径画个圈圈,在这个圈圈里,我们回老家看看老人、到医院陪陪老人“暖暖心”,在家做做家务、聊聊天、说说话,去要好的朋友家做客、小酌几杯。
看着高速上的“堵堵堵”,瞅着景区里的“闹闹闹”,还有各路行程大聚会带来的“烦烦烦”,唯有在家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刷手机“最舒服”!
外出玩耍、吃乐购游,一家人竟然谁都提不起兴致,是真真的觉得“没意思”,还是降薪惹的祸?囊中羞涩,也是如此这般的“助推条件”吧。
就单位而言,已然开始“过紧日子”,人人有坚定的意识也有斩钉截铁的行动,上下一盘棋,必然上下同欲者胜!而对于家庭而言,也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在“开源”无望的情况下,“节流”就应该是唯一的选择!少一些“网上购物”、给网上支付多设置一些障碍,少去几趟超市、需要的物件“集合”起来买,不买闲杂物品,始终保持一种“断舍离”的轻松。
如果说给生活降级,包括了“消费降级、就业降级、投资降级、教育降级、娱乐降级”等等,最为重要的还是“消费降级”。
一碗“鸡汤”有言,萨迪曾说过:“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所谓三年丰,三年歉。人的境况就像自然界的收成一样,时好时坏。如果没有准备存粮,随便一场意外、一桩变故,都能轻易地击垮你。所以在未来几年,我们一定要管住自己的钱包,少剁手、多储蓄,少大方、多谨慎。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出门消费要习惯性地“看看余额”。
说的很有道理,我深以为然。
而在具体的消费“小事儿”上呢?更应该把细节做好。
比如:1.永远只在刚需上花钱,不为面子和情怀买单。2.警惕奶茶效应,平时少喝咖啡、奶茶,虽然一杯只要十几,二十块,但积累下来也是一大笔钱。3.少点外卖,少去餐馆,去外面吃一顿能够在家吃好几顿。4.关掉各种软件的自动续费,它会在不经意间浪费你很多钱。5.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功能够用的产品就行,不要盲目追求最新款。6.平常出行不要动不动就打车,近一点的就骑自行、步行,远一点的可以坐地铁。7.自己不用的物品,可以挂在二手平台出售,给自己资金回血。
把小事做好,长此以往,必成“大业”!
我还想引用一段话,经济学教授何悦曾说:“主动给生活降级,是自救;被动给生活降级,是挣扎。”面对未知的明天,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捂紧了钱包,主动给生活降级。我们对生活的每一次低头,都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昂首。
一定记着:当下的每一份积累,终将换来命运的厚待。
来吧,坚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