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79920220611
(2022-06-11 20:52:06)
标签:
勤俭持家家道永久 |
分类: 有感而发 |
“刚才,我给姑娘买了一双鞋,好看。”
“多少钱?”
“799元!”
啊,我着实惊掉了下巴。
周末,闲来无事,我和妻带着小妮儿逛了逛“北国奥特莱斯”,在这一庄里著名的“名品折扣综合体”,我们优哉游哉地“吃喝玩乐”。临了,在我提前取车的十几分钟内,这双近800元的“斐乐”童鞋,就让妻子收入囊中。
妻子一向很节俭,从来不乱花钱,勤俭持家更是多年的传统。今天这笔开支,确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妻子换了新工作后,收入大涨。但她一直是谨慎购物,且眼光独特,大多也是从网上“淘宝”,绝然不是“大牌控”,吃穿用度倒也丰富多彩。她作为家庭经济的“大内总管”,对收入紧紧把持,在支出上永远不会“捉襟见肘”。当然,我也有零花钱,但对自己的衣着等“不太重视”,从来不追求什么名牌、讲究什么品牌,觉得那都是“富人的专属”,而我,绝非富人。
我仰望着远处的高楼,那幢高楼的最顶层窗里,是怎样的风景?
俗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能铺张浪费,不知道珍惜。事事背后均有辛勤付出,事事背后均有来之不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哲言警句,都指向持家立业的朴实道理: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突然之间,我想到了晚清政治军事人物曾国藩。尽管他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曾国藩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风,值得细细品味。曾看到一篇文章上记载,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此美德,当永流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名言,已然流芳于世。我应该谨记于心: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宋人司马光对其子告诫: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我应该牢记于心:君子欲念少则不役使事物,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事;君子欲念多则贪慕富贵,不能正直做事,很快就招来祸患。
此箴言,当永铭记。
永不再见了,799!